中国人|印度的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中国是胶团状的哪个更好吃

中国人口常说的“五谷”分别为禾(小米)、稻、稷(高粱)、麦和菽(豆),其中的稻就是指未加工的大米,它经过石臼杵米,再通过筛、簸将谷壳(即米糠)与大米分离,才得到洁白饱满的米粒。
中国人|印度的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中国是胶团状的哪个更好吃
文章图片
【 中国人|印度的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中国是胶团状的哪个更好吃】大米是东方人的主食,它含有稻米中仅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在国内绝大部分地区,几乎一日三餐都少不了它。
自从袁隆平爷爷发明了杂交水稻,有效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除了满足国内需求,中国的稻米还经常出口到国外。
中国人|印度的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中国是胶团状的哪个更好吃
文章图片
而生产水稻,进食大米不只有中国,其中印度的粮食产量虽仅为中国的50.8%,但却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比泰国香米的价格还高。
印度的大米比较细长,煮熟后比普通大米长3倍以上,呈散装的颗粒,饭粒之间没有黏性,非常适合做炒饭,煮完的米有一股特别的香气,好似黄油,可吃起来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还没有什么嚼劲。
中国人|印度的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中国是胶团状的哪个更好吃
文章图片
再看中国的大米,无论煮饭的水加多加少,米粒多是轻松抱团,成胶团状,但依然不失口感。
为什么同样是米,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呢?
大家都知道,印度人喜欢吃手抓饭,如果把米饭煮得太软太黏,食用起来会很麻烦,于是他们喜欢把米饭煮散一些,另一个原因是印度大米本身的特质,颗粒偏细长,也就是我们古时候吃的“野米”,但据说这种米的营养价值不高,所以在袁隆平爷爷发明了杂交水稻后,基本没人食用野米了。
中国人|印度的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中国是胶团状的哪个更好吃
文章图片
由于印度的经济水平不大好,所以能满足饱腹之欲就很好了,况且他们已经习惯了吃野米。
当然,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是种植水稻重要的因素。即便在我国,广东米和东北米就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南方气候湿润温暖,适合水稻生长,所以收获的大米形状偏细长,也就是所谓的籼米。
而东北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所以米粒长得慢慢吞吞,个头也是圆滚滚,它就是我们常吃的粳米。
中国人|印度的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中国是胶团状的哪个更好吃
文章图片
同样换成印度,地理位置更靠近赤道,气候炎热,大米长得快,因此这也是印度香米区别与其他大米的一大特点。
如果说哪个更好吃?或许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喜好,又得各执一词了。
中国人|印度的大米煮熟后是散状的,而中国是胶团状的哪个更好吃
文章图片
而最大的问题是,印度人虽出口大米的产量很高,但仍然有数亿人在忍饥挨饿,人们不得已才用大米去卖,换取外汇,进口其他生活必需品。对比起来,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生活该是多么幸福和富足了呀!
你有没有遇到过,几天不吃白米饭,就浑身难受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