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乌小蟹”能长到八九两?崇明清水蟹出征全国河蟹大赛冲击四连冠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吃蟹的季节,有没有考虑过到崇明岛吃螃蟹?很多老饕一听就直摇头:“崇明乌小蟹,味道是可以,就是太小了。”但事实是,这样的想法已经是老皇历了。在崇明岛宝岛蟹庄,蟹塘里的清水蟹一只只个大膏肥,五六两的比比皆是,个大的还能长到八九两,它们中的代表正在角逐昨起在市区举行的全国河蟹大赛。
文章图片
图说:崇明清水蟹个大膏又肥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徐程/摄
本地蟹为啥“长不大”
在上海宝岛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的办公室,三个奖杯格外显眼。从2017年开始,这里养殖的清水蟹力压群蟹,已经获得了三届象征最高品质的“金蟹奖”,今年正在向四连冠发起冲击。乌小蟹啥时候这么争气了?
黄春说,故事要从9年前开始讲起。2011年,一群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来到崇明,只为破解一个困扰上海人多年的谜题:原产地的蟹为什么个头长不大?
上海人最爱吃的大闸蟹,学名叫中华绒螯蟹,以长江流域的种群品质最高。所有长江蟹的老祖宗就在崇明,因为作为一种洄游动物,中华绒螯蟹只能在江海交汇处繁殖,然后逆流而上在淡水中生活,到了繁殖季又回到咸淡水的交汇处。长江地区所有的大闸蟹,只是叫法不同,其实都是崇明蟹,只不过是以蟹苗的方式“被移民”了。
专家经过研究,终于找到了原因:崇明是中华绒螯蟹的繁殖地,但不是最好的栖息地,天然环境条件和上游差太多。崇明养殖螃蟹的方式也有问题:中华绒螯蟹既爱干净又喜静,最适合生活在干净的浅水,趴在水底一动不动“思考蟹生”。而崇明蟹农以前喜欢鱼蟹混养,鱼和螃蟹的喜好完全相反,最喜欢浑浊的深水,养在这样的鱼塘里,对螃蟹而言和坐牢无异。
30多位专家扎根崇明
找到原因后,30多位专家一头扎在崇明,从种源、水质、饲料、防病、养殖等方面开始钻研,誓要让乌小蟹变成“姚明蟹”。同时,建立专业养殖场,放弃了过去鱼蟹混养的模式,给予螃蟹最佳生活环境。整整9年过去,如今崇明清水蟹,已经不用从长江口捕捞上的蟹苗,因为品种不稳定,在崇明最大的清水蟹养殖场宝岛蟹庄,近700亩的蟹塘里全都是一个品种——“江海21”。
“江海21”是上海海洋大学团队在上海市农委等单位支持下,历时10余年选育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它不仅生长快、规格大、产量高,还具有步足长、颜值高、成活率高、遗传稳定等优良特征。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普通中华绒螯蟹相比,16月龄蟹生长速度提高17.0%以上。
乌小蟹变身“大长腿”
如今崇明清水蟹每年选取种蟹,都会在一批螃蟹中挑选最大的——今年的平均标准是公7两母6两,相当于身高1米8的帅哥和1米7的美女。选择性繁育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后代体型越来越大,在河蟹养殖业中享有“大长腿”的美誉。在宝岛蟹庄的蟹文化博物馆,一只1斤2两的巨蟹标本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崇明蟹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个体,堪称“蟹中姚明”。崇明蟹都是乌小蟹说法,真的过时了。
当然,螃蟹也不是单靠个头大就好,如果肚子空空也上不了台面。但崇明地处咸淡水交汇处,加上建设生态岛让水质变好,这里长大的螃蟹,肉质鲜甜肥美,一口咬下膏黄四溢。黄春办公室里三个金蟹奖杯就是品质的证明,是经过最挑剔的老饕专家层层选拔的结果。
从乌小蟹到“姚明蟹”,背后是专家们的辛勤钻研,是上海产学研融合的成果。崇明清水蟹产业也正不断探索生态养殖模式,巩固品牌形象,提升市场占有率。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即将在崇明举办,崇明清水蟹也成为花博会的特许产品。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李一能
【来源:新民晚报】
【 冲击|“乌小蟹”能长到八九两?崇明清水蟹出征全国河蟹大赛冲击四连冠】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些地方|菜市场上卖的发霉的玉米,很多人抢着买,被称为“墨西哥松露”
- 晚餐|曹操出行设立深夜食堂暖心服务,请城市里的“夜行者”免费吃晚餐!
- 党参|炖肉汤,记得多加“1红1黄”2种食材,食材合理搭配,营养翻倍
- 尾汁|“耗子尾汁”你喝吗?抢注奇葩商标不仅仅是“蹭热点”
- 软里嫩|它才是冬天“蔬菜王”,外软里嫩,真够味,晚餐蒸一锅,味道绝了
- 五谷|入冬后,早餐多喝7种“五谷晨粥”,简单营养,同事:难怪身材好
- 泡面|原来不同年龄的人吃方便面是不同的,大学生原来我是“最穷的”
- 太冲|曾经是国宴上的“重头菜”,只因味道太冲,跌下神坛
- 食材也特别|吃货将各国“国旗”做成美味,网友惊呆中国最形象,不接受反驳
- 香味扑鼻|它被称为“净肠草”,煮一煮就出锅,香味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