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牛蒡有“东洋参”的美誉,营养丰富,掌握四点,种出优质的牛蒡

牛蒡原产于中国,以野生为主,公元940年前后传入日本,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在台南要求当地农民大量种植,主要原因是台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质、北回归线气候加上有阿里山延脉造就其当地牛蒡得天独厚的珍贵性,台湾已作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发祥地之称,现日本人把牛蒡奉为营养和保健价值极佳的高档蔬菜。牛蒡凭借其独特的香气和纯正的口味,风靡日韩,走俏东南亚,并引起欧美有识之士的关注,可与人参媲美,有“东洋参”的美誉。牛蒡泡茶,色泽金黄、香味宜人、价比黄金,故在台南称黄金牛蒡茶。牛蒡为菊科牛蒡属的二、三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圆柱形,长60~120厘米,粗3~4厘米,表皮黄褐色、黑褐色等,肉质灰白色,稍粗硬。叶片轮生,阔心脏形,全缘呈波状,叶片背面密生灰白色茸毛,有长叶柄。生长中期长出的叶片在茎上互生,广卵形或心脏形,向上叶片逐渐变小,叶柄渐短。基生叶片很大,长50厘米,宽45厘米,色淡绿。牛蒡茎高1.5米左右。直径约4厘米的头状花序簇生排列呈伞房状,总苞球形,内着生上百个管状两性花。花冠紫红色,筒状5裂,雄蕊着生在花冠中央。子房椭圆形,下位1室,柱头细长2分叉,自花授粉。牛劳生产中以其果实作为种子,千粒重12~14.5克。牛蒡适应性很强,播种期范围很宽。春季露地栽培可从3月上句至6月上旬露地播种,于6月至9月陆续收获。秋播露地栽培在8月上旬播种,于12月至翌年4~5月陆续收获。利用地膜小拱棚栽培,于10月中、下旬播种,次年5月收获。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进行越冬栽培,于9月中、下旬播种,翌年1~3月收获上市。
播种|牛蒡有“东洋参”的美誉,营养丰富,掌握四点,种出优质的牛蒡
文章图片
(一)整地做畦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按照播种带深翻80厘米以上。翻后作垄。春播垄向东西。栽培垄有单行垄和双行垄两种。单行垄的行距60厘米,在行中间挖20厘米宽、80厘米深的沟。沟内混入肥料及少量杀虫农药(辛硫磷)。沟内填土后,在沟上筑梯形垄,垄高30厘米,底宽30厘米,顶宽20厘米。双行垄的行距为120厘米,在中间挖40厘米宽、80厘米深的沟。施肥后,在沟上筑梯形垄,高30厘米,顶宽60厘米,底宽80厘米。牛蒡的根入土深达1米,只有深挖沟,才会使牛蒡根长、产量高、畸形少。一般沟深为80厘米,有条件时可达1米以上。挖沟时,表土与底土分放两侧。表土与有机肥拌匀、整细,剔出石块、砖瓦等杂物,放入沟底,底土与有机肥混匀放在上层。
播种|牛蒡有“东洋参”的美誉,营养丰富,掌握四点,种出优质的牛蒡
文章图片
(二)播种播前先浸种催芽。将种子用25℃~30℃的温水浸泡4~6小时后,捞出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保持湿度。约经30小时,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单垄栽培时,在垄中间开3厘米深的沟,浇小水,水渗下后,按10厘米株距点种,后覆土2厘米。每亩播种10000粒左右。双行垄作时,在垄上按小行距40厘米,开2道浅沟,株距10厘米,每亩11000~12000株左右。每亩播种量0.15~0.2千克。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保墒。如无地膜,可在播种行上覆盖层麦草保墒。出苗后及时清除麦草。(三)田间管理播种后,由于覆土太薄,土壤易干早影响出苗。因此,应及时检查,如缺墒,可在麦草上撒水,或在播种沟旁开小沟浇水浸润。大雨后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播种后,10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在阴天或傍晚陆续撤去覆盖的麦草。覆盖地膜者,出苗后应立即破膜开小洞引苗出膜,防止薄膜压苗,造成热伤。待幼苗2叶期及时间苗。间除生长不良,叶色过浓、病、残、伤株。有缺苗处,可在苗密处挖苗移栽补齐。4~5片叶时定苗,定苗株距为20~30厘米,每亩4000~5000株。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有的地区定苗株距为15厘米。这样高的密度适于砂质土地块,由于土质不肥沃,单株生长不大,不致引起徒长。而且收获时,不须挖掘,只要用力拔起即可。后期密度大时,可拔收大株,留下小株继续生长。
播种|牛蒡有“东洋参”的美誉,营养丰富,掌握四点,种出优质的牛蒡
文章图片
定苗不宜过早,防止死苗引起缺株。幼苗出齐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通透,提高地温。松土开始应浅,定苗后逐渐加深,植株封垄后停止中耕,防止造成机械损伤。夏季应及时人工除草.防止草大压苗。牛蒡生长期很长,应及时追肥。在定苗后,牛劳进入4叶期,叶的直径达10厘米,根长达40厘米左右,此时植株生长旺盛,应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可施复合肥30千克,在离苗10~15厘米远处开浅沟施入。追后立即浇水。第一次追肥后15~2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复合肥30千克,可随水冲施。第二次追肥后15~20天进行第三次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0千克,方法同第二次。每次追肥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地表5厘米的土壤略干即浇水.一般5~7天浇一次水。土壤过分干旱会降低产量,过涝会致死。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涝,防止水多烂根。(四)收获
播种|牛蒡有“东洋参”的美誉,营养丰富,掌握四点,种出优质的牛蒡
文章图片
根据牛蒡的品种特性.待肉质根长至规定大小,即应收获。收获过早.肉质根未长成,产量降低;收获过晚,肉质根老化,易出现糠心,降低质量。一般按生育期收获为宜。由于牛蒡为出口产品,国内基本无市场,所以收获期应根据外贸出口单位的收购时间来决定,。只要价格合理,可以适当早收10~20天,如果收购单位来的迟,也可晚采收10~20天。收获时,留10~20厘米长的叶柄,上部用刀削去。然后从垄的顺侧挖深沟80~90厘米,露出肉质根后,拔出。土质疏松地块,可挖深40~50厘米后,用手拔出。在砂土地上,也可直接用手拔出,而不必挖掘。有条件的地方,可购买日本发明的挖沟机收获。不论用何种方法,收获时应注意勿伤肉质根,或拔断肉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