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最好的技术不是机器,而是人心中的心气;最硬的材料不是金刚石,而是人意中的志气;最烈的温度不是火焰,而是人脑中的无惧;最美的人儿不是模特,而且千千万万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的英雄们。
回顾祖国发展的七十余年,正是一代代工人匠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群钻”的过程中就是这样,多少同行匠人在为祖国创造新技术的路途上同心协力,创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床绝技——“群钻”。
“群钻”的技术虽然已经接近失传,可它不畏困难、群众智慧的结晶之力却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支大旗,飘荡在人们的心中。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用钻头钻出中国的科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央把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发展提升到了国家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要求列表中,促进了各行各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蓝图推向了实现的可能。
在我国的重工业领域里,一名二级工人倪志福不满足于运用每天被他磨坏12个的国外科技——麻花钻,来自新世纪“苏-76”自行炮车的“终减速外壳(高锰防弹钢)”的新材料钻孔,开始思考如何减少钻头的磨损。
终于创造出来了一款摒弃常规一个尖、三个刃麻花钻,拥有三个尖、七个刃的新钻头。在他的试验下,新钻头的运用使得工厂的效率大大提升,倪志福创造出来了“群钻”的初代,成为人们传颂的新闻人物。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成绩,翻身当家的中国工人阶级满怀激动地响应着伟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他们在图书馆、茅草屋、田野里泼洒着辛勤的汗水,汲取着先进的知识。
他们自发的或者有组织的学习知识和经验,拎着锄头、拿着碗筷,挤在村头的大教室里,希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北京的永定机械厂里,刚被拉到工厂的于启勋教授正在被工人师傅团团围住,他今天要教授给工人同志们的知识是:“金属切削原理基本知识”和“先进刀具”。在这些渴望专业知识的工人中,模范工人倪志福,正听得津津有味。
他没想过老一辈口口相传的工艺手法竟然可以用专业的知识这样解释,更没想到他认为几乎完美的工艺手法竟然还可以更加完美。
永定机械厂团委书记翟泰丰敏锐地察觉到了倪志福的激动之情,找来了老师于启勋帮助倪志福总结他最近正在研发的新钻头工艺。两颗纯洁而炙热的心,就这样被连接在了一起,碰撞出激动的火花。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于启勋欣赏倪志福踏实肯干的匠人精神,倪志福敬重于启勋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就这样两人开始在中国重工业的钻孔技术上发光发热。
从刀具切削力到刀具磨损,从钻孔加工精度到钻孔表面质量,于启勋和倪志福将每一处细节考量到极致,将每一种寸材料完善到疯狂。
在学习试验的期间,倪志福每每有问题总是以最谦卑的态度向“于老师”小心请教,于启勋每每回答倪志福提出的问题,也总会倾囊相授。于启勋在专业知识上见长,倪志福在操作经验上见长,两人相互间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用人心搭建未来的篷帐
但是倪志福还除了是一名学生,更是一名一线的生产强将。彼时正值三大改造关键时期,生产任务重、生产要求高、生产压力大,那是必须的。
工人师傅们为了给新中国的发展保驾护航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重担,所以倪志福的试验也只能在挤出来的业余时间里进行。
为了更快完成开发,于启勋就开始每天往永定机械厂跑。然而,从于启勋所在的北京工业学院到倪志福所在的永定机械厂,走最近的路都需要换四趟车,行驶五十公里。
于启勋每天花费五六个小时在路上,吃光了每月的定粮,就饿着肚子往工厂跑;遇见倾盆大雨,客车不能通行,就冒着雨前行。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终于在两人的不懈努力下,1955年初成雏形的钻头以倪志福的名字命名“倪钻”,来到国家顶尖机床技术云集的年会上参加评比。
在庙会上,各大先进代表在相互竞技的同时,学习着对方先进的知识,“倪志福钻头”对面摊位“张赵李钻头”希望和倪志福进行一次竞赛,将庙会的氛围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面对对方的“叫嚣”,倪志福沉着地点了点头,来到了道路的中央。这次比赛要求是:用一块厚度150毫米的钢块,设定用直径16毫米钻头打孔,要求一分钟打透,并且达到规定光洁度和垂直度要求。
观战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倪志福被包围了起来。随着裁判得一声令下,两人将机床的钻头摁到了规定的钢板圈中。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只见倪志福的钻头钻得飞快,还没一分钟他便时间又快、质量又好地钻出了一个钻孔。而对方的钻头却在“咔嚓”一声断在了钢板之中。一时间“倪钻”的名声在整个庙会打响,人们都纷纷来到了倪志福的摊位前,想要一睹风采。
一时间,“倪钻”名声大噪,各地都开始邀请倪志福来自己的工厂表演、汇报,倪志福也在传播先进知识的同时,不断进行着改造和学习。
可慢慢的,倪志福的钻头在各地汇报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当他的钻头在遇到除了高锰钢之外的不锈钢、非金属材料等时候。钻头便不再像测试那般神武,败下了阵来。
于是,倪志福开始虚心向全国各地的同行学习,吸收同行工厂在加工其他材料上所用钻头的长处,不断完善、创新自己的钻头。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1965年一个比较完善的钻头被创造了出来,倪志福将它命名为“群钻”,他说是因为这个钻头绝非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就此成为一项绝技,在中国的市场上大放异彩,极大地节约了钻头的损耗。然而,随着“群钻”难以打磨和合金钻头的发明,“群钻”慢慢被社会替代,几乎濒临失传。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用胸怀谱写中国的传奇
从“麻花钻”到“倪钻”,再到“群钻”的发明,倪志福和、于启勋和所有中国的工人匠人用他们双手谱写着中国工业发展的惊鸿之歌。他们也在用他们的行动不断告诉世界什么叫中国的大国胸怀,什么叫中国的匠人精神。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他们无私奉献,心系祖国。从于启勋先生的不辞辛苦,每天自发坐车五六个小时,风雨无阻只为可以为祖国更快发展,到倪志福先生的加班加点,再苦再累也要挤出时间创新钻头。
他们用他们的无畏和拼搏告诉世界:中国的快速发展来源于她所拥有的人民,而中国的人民皆可以为了祖国全力拼搏。
他们虚心学习,塌心钻研。从“群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倪志福用他人人皆师的态度,向身边所有可以运用到的资源求教。在他成名到全国各地进行宣讲的时候,他也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不断学习和改进着自己的作品。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
文章图片
中国在建国之初也面临过技术落后于人的窘境,但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慢慢进步,赶超其他国家。一个不断学习的国家、一群不断求学的人民,国家怎能不繁荣昌盛呢?
他们团结一心,共同奋进。从倪志福参加庙会的期间,各地的精英相互学习、耐心教授,到全国工人无私给予自己钻头长项的经验。中国工匠从一个小小的机床技术上就在团结一心,只为祖国的发展。
【 群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明的群钻绝技,可惜已经快失传】社会主义成长到今天,并不是随便成功的,而是多少中国人民在她背后无私的奉献。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无私、团结、奋进,成为世界中流砥柱,让世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