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讧|太平天国被绞杀后慈禧将曾国藩调离势力范围使湘军不断内讧
太平天国被消灭以后,清朝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强大的湘军集团,有太多了功臣需要就地安置,所以两江地区的官员,基本上都被湘军将领们给垄断了。
上到两江总督,下到知府知县,清一色的湘军出身。对慈禧和满清贵族们来说,这个问题十分严重,因为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对南方的统治。
最鲜明的一件事就是,曾国荃打下了南京以后,声称太平天国国库里一毛钱都没有,那么钱都去哪儿了?当然是被湘军们给瓜分了,这件事得到了曾国藩和曾国荃的认可,所以慈禧也不敢说什么。
显然从这个时候开始,清廷对南方的控制,已经逐渐失去了能力。不过千万不要对慈禧的手段失望,她二十出头就发动过辛酉政变夺取政权,成为4亿人的最高领袖,其政治权谋自然不容小视!在慈禧的操作之下,南方愣是没有形成具体的南洋集团。
以淮军遏制湘军,让汉系内部争斗不休
准确来说,李鸿章所领导的淮军其实也出生于湘军。毕竟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也是曾国藩主动要求李鸿章前往家乡建立淮军的。所以说淮军和湘军的感情,最初是比较好的。早在灭亡太平天国的时候,曾国荃担心李鸿章前来抢功,所以马不停蹄地攻打南京城。
李鸿章
这个时候李鸿章本可与曾国荃一同进攻南京,可是他停下了脚步,坐等曾国荃建功,为什么?因为李鸿章要卖一个面子给自己的老师。这就是湘军和淮军之间的关系。
可是任何牢靠的关系,在极端利益面前,都会发生裂隙。湘军和淮军势力在地方上交织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件挺危险的事情。
慈禧准确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故意抬高淮军在江南的地位,甚至不惜将两江总督的职位,留给了淮军出身的李鸿章,故意让李鸿章在江南跟这帮老湘军斗一斗法。
汉系集团内部闹了个不可开交,他们自然就无法形成统一战线,这对慈禧的统治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两江总督调动太频繁,没有一个合适的领头羊
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的话,那估计南方就没有满清什么事儿了,为什么?因为曾国藩实在是太有威望了,而南方的官员,十之八九都是出自他的门下,这让慈禧还怎么统治?于是慈禧耍了个小聪明,把曾国藩给明升暗降了。两江总督你也别做了,直接来做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是清朝六大总督之首,可是却也是最尴尬的一个总督。
其他总督在各个地方,拥有绝对的军政大权,是正经的封疆大吏。可直隶总督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做官,那日子可真不好过,所以历来就有“京官难做”的说法。
曾国藩的主要势力在南方,现在你把他调动到了北方,这就等于是让他脱离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那他就翻不起什么巨浪了。而南方的这帮人群龙无首,也就相对比较好管理了。
文章图片
曾国藩
曾国藩离任以后,慈禧又有了下一步安排,频繁调动两江总督,李鸿章、左宗棠、刘奎一、薛焕、沈葆桢,你们几个轮流来做,但是每个人的任期都不长。
为什么?就是怕他呆久了,在地方上搞出什么事。本来这几个都是战功赫赫的猛将,谁也不服气谁,要曾国藩来了,他们一个个都得服气,可是慈禧偏偏把曾国藩弄走了。为什么?还不就是要他们内讧嘛!
因此南方在不断更换领导的情况下,压根就无法形成统一战线,也就无法真正成为一个集团,慈禧这一招实在是高。
相对来说,北洋集团就相当稳定了
影响中国近代史最重要的一帮人,那就是北洋集团的这帮人。
北洋集团比较稳定。慈禧为了打压湘军,对李鸿章这一派的人,那是非常信任的。
为此李鸿章到了北方以后,逐渐进入到了清廷中枢机构,担任了北洋大臣,而且这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这么长时间的任职,他自然能够收拢一大帮子能人异士在他的麾下,组建北洋集团也就顺理成章了。后来的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全都是出自他门下,可见李鸿章在晚清时期到底有多么红。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南方拥有那么多湘军高级将领,可惜没了主心骨以后,自己内部也就逐渐出现了分化。这就是领袖的作用。
【 内讧|太平天国被绞杀后慈禧将曾国藩调离势力范围使湘军不断内讧】很多人说领头人不重要,其实不重要的是那些手下的人,领头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左宗棠或者曾国藩长期呆在南方,那么南洋集团势必可以成立。但是南方就是缺少这么一位领袖人物。
- 些地方|菜市场上卖的发霉的玉米,很多人抢着买,被称为“墨西哥松露”
- 男人|酒桌上被问:酒都不喝,你算什么男人?牢记两句天规让你反败为胜
- 萝卜|实惠又下饭的菜,它常被忽略,维C是萝卜2倍,鲜香脆嫩爽口解馋
- 香味扑鼻|它被称为“净肠草”,煮一煮就出锅,香味扑鼻
- 美味|黑木耳是美味也是毒味,这样的方法吃黑木耳没被毒死算是福大命大
- 脂肪|这种鱼一直以来都被误解,富含DHA又高蛋白,但是却很少有人买
- 管控|这种容易致癌的食品卖得火热,为什么没有被管控?“祸根”已埋下
- 接吻|让嘴巴“越来越臭”的4种零食,学生党却爱不释手,难怪接吻被拒
- 吃货|被包装毁掉的4种零食,如果你全都吃过,那你绝对是资深吃货!
- 抽成|藏在学校的“暴利生意”?曾被抢着干,年入百万,为何现在没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