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学,产生并流传于古印度 , 以佛教教义为核心的宗教哲学 。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个过程 。那么,对此,印度的佛学体系是怎么样的呢?一起到佛学入门中了解看看吧 。
印度佛学体系之发展,按印顺法师历史法则之进展而分,可分为五期:
(一)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期:
从佛陀立教至佛陀入灭之期间 , 此系佛陀住世说法时期,此期教法之重点,以宣示个人解脱为主 。
(1)缘起观,此乃佛教之根本立?。?亦为佛陀正觉之内容 。即以十二因缘为具体形式,来超脱决断一切苦恼 。
(2)八正道,此乃远离快乐与苦行两边之中道思想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佛学入门】印度佛学体系详解】(3)四圣谛,此乃有关社会人生之四项真理 。即:苦谛(说明社会人生生活之真相是充满苦恼不安)、集谛(说明引起苦之理由与烦恼根源和渴爱之真相)、灭谛(说明灭却烦恼去除苦恼不安,方能达于绝对安稳涅盘境地之真相)、道谛(说明有关到达涅盘之方法) 。
(二)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期:
从上座、大众两大根本部派之分裂开始,至初期大乘佛教之兴起,亦即佛陀入灭后至四百年(约当西元前四世纪至前一世纪),此期相当于部派佛教时期 。自两大部派之根本思想与根本精神观之,此期呈现实行主义(保守派)和理想主义(理想派)对立之状态 。佛陀入灭百年顷,其所说之法已集成杂(相应)、中、长、增一(增支)等四阿含经(于南传,另加杂部而为五部) 。
约于西元前一百年,根本二部已分裂成二十部派,亦即小乘二十部 。各部派为强调、证明自派之权威、正统,乃由各种立场重新编纂圣典,由是而逐渐成立经藏与律藏 。由于各部派所传承、整编的经典内容之出入,致使彼此间生起争执,部分有心学僧乃致力于教法之说明注释,整理分类 , 而出现许多论书(梵abhidharma,巴abhidhamma,音译阿毗达磨) 。
于二十部派中,上座部系统以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犊子部等较为重要 。其中,说一切有部主张一切法为实有(梵dravyatah!sat),都在“自相上存在”(梵svalaks!an!ata),诸法可不依存任何事物而独立存在,众生依有执受之蕴、处、界和合相续,施设有情 , 以之建立业果前后之移转,此称“法体恒有”或“三世实有”,认为自然界系由原子(极微)所构成 。
- 霸气八字短句
- 冻虾没解冻能直接煮吗
- 血液检查肿瘤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 黄耳龟多少钱一只
- 什么病不能吃芥菜
- 鹤山人祖籍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都考哪些内容
- 陆金所和陆金服的区别
- 如何将手提电脑荧屏亮度调暗一些
- 有哪些好看的沙雕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