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七夕节的民间活动 闽南拜七娘妈的由来

闽南七夕节的民间活动?闽南拜七娘妈的由来?闽南人民可以说是最信神佛的了,光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拜拜都数不胜数了,而且每一年闽南人还会特地去外省拜拜只为求一家平安,可以看出来闽南人对这些的重视程度,而到了七夕节闽南人都会拜七娘妈又是为了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闽南七夕节的民间活动 闽南拜七娘妈的由来】闽南七夕节的民间活动
撒花撒粉
在市区街头,采访人员还看到了纪念七夕用的花粉 , 传言小儿抹了不会生痱子 。
据说过去,泉州的妇女们会在一大早 , 把准备好的胭脂、香粉和花束等用丝线扎捆,然后扔上屋顶 。这一举动是为何呢?原来,是要让喜鹊衔去给七仙女梳妆打扮 。另外,还要用红纸包一些糯米,用以犒赏喜鹊传递花粉和晚上搭桥之劳 。
挂七娘神灯
泉俗还有悬挂七娘妈灯的习俗,这是一种长圆形的灯笼,上面画着七仙女的图,一般在下面还挂上一串有各种颜色的花串 。
如果当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刚结婚的新媳妇,在农历的七月初就开始悬挂灯笼,甚至是挂在刚结婚的夫妻的新房门口,有早生贵子的愿望 。
婆姐生
漳州也称七夕为婆姐生,婆姐即娘妈的侍女 , 为直接守护儿童的摇篮和床的神明 。按照这一风俗,家中若有未满十六岁小孩 , 其父母便需于七夕日将糖饭、海蟹、芋头、韭菜、龙眼、石榴摆在孩子睡的床上祭拜床神;
并用白酒、肉酒和饭各一碗敬婆姐,并烧婆姐银 , 以此祈祷孩子平安、聪明、健康成长 。
闽南拜七娘妈的由来
在闽南地区农村中,传说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这七仙女并非一个仙女,而是七个神娘,俗称之为七娘妈 , 因而民间把这一天称做七娘妈生 。这也许是七夕民间流传在宗教氛围浓厚的闽南地区的衍化 。
自古以来,在闽南地区劳动妇女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抚爱、温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长,因而 , 民间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 。
按照传统习俗,闽南地区七夕敬奉七娘妈 , 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在七夕这一天,家庭主妇们往往早早起来,煮粿仔,搓糖粿(在汤圆上戳一个小洞,将要出生的孩子便会有小酒窝,另有说法是这个小洞是用来装牛郎和织女离别时的眼泪);
有的还炒一些花生仁,然后碾成碎末,拌上白糖,待糖粿煮熟后 , 洒在上面 , 使糖粿吃起来更香、更Q 。
泉州供祀七娘妈的供品,一般有糖粿、瓜果、浥饭、三牲、酒醴等 , 待中午时分,好祭拜七娘妈 。祭拜的供桌一般摆在主人的卧室门口,因为还要连里面的床母一起祭拜 。

以上就是闽南七夕节的民间活动 闽南拜七娘妈的由来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