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为什么要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是为了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按照习俗,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对祖先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特殊缅怀方式 。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 。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
【清明为什么要扫墓祭祖?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有什么传说?】 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 , 庙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血脉确实相通 。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 。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 , 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 。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方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南方很多地方在重阳、清明或冬至扫墓 , 如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昆明等地方 。
一般观点多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唐朝以前扫墓,都在寒食节期间 。将清明与寒食节相混淆,大约起自唐朝;将寒食扫墓混淆为清明扫墓,大约也只是从唐朝才开始" 。
关于清明扫墓祭祖的传说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 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 , 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 , 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 , 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 , 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 , 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 , 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 , 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在文献记载中,介子推确有其人,但在《左传》、《史记》等史书的记载中,并没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节 。并且 , 寒食节起源于纪念介子推,这一说法最早也要到两汉之交才有记载(见于桓谭《新论》)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后人为了解释寒食节附会而来 。据考,清明节的起源其实与介子推无关 。清明作为一个春祭大节,远在周代之前已经确定 。中国地域辽阔,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 , 文献上主要记载北俗,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 , 此后清明节的墓祭节俗渐出现于文献上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会被附会一个传说作为“起源” , 但实际考察 , 这些说法远远晚于节日诞生,是后世构建出来的 。
以上就是清明为什么要扫墓祭祖?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有什么传说?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
- 为什么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有氧与无氧呼吸有什么不同
- 2022年清明节可以动土吗 2022年清明前后动土吉日精选一览
- 宝拉水杨酸用完需要洗吗
- 公司不用了需要注销吗
- 用卸妆油之前需要先洗脸吗
- 为什么汽油燃点比柴油高
- 润唇膏的作用
- 清明吃青团的由来是什么?青团选购要注意些什么?
- 新鲜冬笋要不要泡发
- 桃胶要煮多久 桃胶煮多久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