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清明节的天气怎么样?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 , 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 。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
  关于清明节(寒食节)由来的传说:介子推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 , 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 , 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 , 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
  倘若主公心有我 , 忆我之时常自省 。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为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 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晓谕全国 , 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
  第二年清明,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 。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 。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 , 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 情 。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
【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清明节的天气怎么样?】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

  清明节天气   其一因为冬去春来的时候,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 , 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 。清明前后,冷暖空气经常交汇 , 从而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 。
  其二是春天低气压非常多 。低气压里的云走得很快,风很大,雨很急 。每当低气压经过一次,就会出现阴沉、多雨的天气 。
  其三,清明前后,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这种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结成毛毛雨 。由于这些原因,因此清明时节下雨的天气特别多 。
  每年的清明节都在四月五日前后,而我国每到四月就开始盛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这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给农民的春耕生产带来方便,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将会在大江南北徘徊,所以又有“春雨绵绵”的说法 。尽管如此,但并不意味着每年的清明节就一定会下雨 。有些地区还经常报道清明祭祖扫墓时引发山火的新闻 。由此可见,不是每年都“清明时节雨纷纷” 。

以上就是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清明节的天气怎么样?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