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淮海戏艺术特色

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本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关于它的艺术特色 , 分别从艺术形式、唱腔曲调、服装道具和传统剧目四大方面来了解!
艺术形式:
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 , 不但能适应舞台演出,也能在街头、乡村“摆地摊” 。
它的音乐唱腔非常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城乡民众在行路、干活、休憩时都要哼唱淮海戏,已成为本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
它的表演艺术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民间色彩,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如猪吊腰、鸡刨塘、野鸡溜、驴打滚、狗拜年、鳖爬走、脚尖走、膝盖走、鬼扯转、穿8字、矮步蹬等艺术表演形式,极其生动有趣 。
淮海戏的剧目生产和剧目创作非常便捷,它不受陈规老套和清规戒律的约束,创作上演反映农村和现实生活题材的现代戏,为现实生活服务,广受群众欢迎 。
唱腔曲调:
淮海戏的名称在发展中几经变更,在沿门说唱“打门头词”时期称“三副调”;后称“拉魂腔”,也叫“肘鼓子”;形成戏曲后又称“小戏”,抗日时期称“淮海小戏”;1954年淮海戏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由江苏省文化局定名为“淮海戏” 。
淮海戏的唱腔大体为男女同弦异腔,男女主要曲调分别是“东方调”和“好风光调” 。这种曲调,可塑性大 , 风格性强,有各自的功能,各为其多种行当演唱 。组腔时 , “好风光”调唱法变化多样 , 可构成大、小唱段 。“东方调”中间数唱自由,可变换多种感情,形成长短不一的完整唱段 。其他辅助调有‘二泛子”、“彩调”、“金风调”等等 。它们各有个性,格调鲜明,表现叙述、抒情、悲愤、欢乐等感情和情绪各有所长 。
服装道具:
淮海戏的活形式早期比较简单,既没有旋转多变的五彩灯光,也没有艳丽配套的行头服装 , 更没有音部齐全的乐队 。常见的,是地上放一张芦席作为舞台,一条长凳乐队坐着,观众围在四周 。演出时 , 一人可担任几个角色;手巾、扇子作为道具,女的穿长裙 , 男的穿大褂 , 戴上自制的胡子,这些便是演员的全部扮装 。乐队仅有三弦和大锣 。
建国后,才根据剧目需要,制作灯光、布景、道具,演出也逐渐走上正轨,淮海戏的传统剧目甚多,素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之称 。如《樊梨花》、《皮秀英四告》、《大金镯》等32大本和《骂鸡》、《催租》等64单出 。现代戏有、《葵花路》《孙明芝》、《月牙楼》等 。
传统剧目:
淮海戏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罗鞋记》、《金刀记》、《催租》、《骂鸡》等32整本,64单出 。先后编演的现代戏有《大后方》、《小板凳》、《拾稖头》、《春回粮仓》、《十里香》、《生死怨》等 。
淮海戏唱腔明快豪爽,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兼唱部分民间小调 。男女同弦异腔,女腔以〔好风光〕为基本调,男腔以“东方调”为基本调 。此外还有:女腔“二泛子”、“串十字”、“双起腔”、“彩腔”、“八句子”;男腔“金风调”、“龙门调”、“小丑调”、“僮子调”及各种形式的弹唱等 。
【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淮海戏艺术特色】伴奏乐器以板三弦和淮海高胡为主 。名演员有单维礼谷广发、刘长珍、陈玉梅、朱桂州、杨云发、杨秀英、范珍美、魏佳宁、许亚玲等 。

以上就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淮海戏艺术特色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