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想象不到

现如今人们闲暇时的娱乐丰富了 , 很多人爱看古装的电视剧,那么对于要传递重要的消息时八百里加急应该是印象深刻吧,那就是一路横冲,挡我者死的气势 。那么这速度有多快呢?本期的历史故事 , 为你解析 。
在古代 , 八百里加急,加的其实是马,急的是信件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 , 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 。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想象不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3000多年 。唐代至清代 , 全国各地基本都设有驿站 。一般每隔二十里就设一个驿站,一旦要传递紧急公文,按规定每天三百里,更特别的情况可以做到每天八百里 。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 。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 , 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凡州县往来公文,都由递铺传送 。
据史料记载,唐朝规定,快马必须一日180里左右 , 再次的要日行300里 。最快得日驰500里 。在大唐天宝14年11月9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变,此事李隆基还在长安华清宫和杨贵妃卿卿我我,范阳跟长安相距3千里,不过6天后李隆基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传递速度到达到了每天500里 。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候的北周宣帝,在洛阳策马扬鞭的时候 , 自己骑乘御马,日行300里 。两相对比,唐朝的最快讯息在日行500里,可以说明快件的马是御马级别的 。很多朋友很疑惑 , 你说八百里就是八百里,总有个哈数吧?按照唐朝尺寸规定,一尺等于现代的0.303米,一里相当于454.2米,800里就是363360米,约等于36万米,数学好的朋友可以自己拿起手机计算一下 。按照我们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八百里加急实在是快的不能再快了,也要2天时间才能到达 。
据《大唐六典》记载,全国最盛时候驿站达到了1639个 。而专门从事驿站服务的人员共有2万多人 , 其中兵卒1.7万人 。他们的邮政驿站分为三个途径 , 陆驿、水驿、水路,每个子站设有休息的房间,配备马匹,驴 , 船和田地,也就是说有了田地,管吃管住,大家撸起袖子快递就行了 。
他们统一叫做“驿卒”“驿隶”,带上这么轻蔑的称呼足见他们的地位低下了,干着风雨无阻的工作,拿着每月不到2千元的工资,心里有苦却说不出来 。不过这种苦比起惩罚来说不算什么 。因为有规定,雨天或者冬天的快件,必须贴身携带,不能淋雨也不能损坏,没有准时送达的要遭受处罚,慢一天者打屁股80大板,两天者,双倍打屁股就是160大板 , 三天者320大板 , 以此类推 。最严重着徒刑三年 。
有人问:“执行八百里加急这样的重要任务 , 被敌人或强盗半道劫去了怎么办?”唐律规定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 , 则罪加三等 。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 。
当然,所谓八百里加急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特急件,不同的级别马匹也不同,在这当中不换马,每到一站换一次,人的吃喝全在马上,当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基本上是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 , 送信人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 。因此 , 非到万不得已(这当中最多的是边关告急、大规模的聚众造反)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 。

以上就是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想象不到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