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瑰宝:南京白局文化

在众多即将逝去的中华优秀艺术文化中,白局也算是一个 。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说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历史十分悠久 。白局说的全是南京话,唱的是俚曲,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也是南京文化的代表之一 。
历史源流
【南京艺术瑰宝:南京白局文化】南京白局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自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一种南京特有的曲艺曲种 。“白局”一词,顾名思义,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 , 故名“白局” , 又因源自南京,故名“南京白局” 。
明代初期南京是京师,中后期是留都,因此南京云锦在明代是一个最高峰时期 。明代南京的织锦机房中,机房很高,因为织机也很高,差不多三米左右,顶上坐一个人 , 称为“拽花工”;下方坐一个人,称为“织手”,这是要求很高的技术活,而且干活时枯燥乏味 , 为了调剂这种单调的织锦生涯,织锦房里的工人开始自娱自乐 , 唱一些小曲、方言调子,题材多半轻松诙谐,偶尔也有时事段子,几代织锦工人传承下来,就演变成后代乃至现在的南京白局 。
清代康熙年间,八旗包衣曹氏家族曹寅主管江宁织造,清宫龙袍就是云锦缝制,其制作精细、复杂 , 有“寸锦寸金”之称,此时的南京云锦业是又一个鼎盛时期,在此时南京白局也创作出更多的段子 。
南京白局的盛衰随着南京织锦业的发展变化而起落 。
表演形式
白局的表演有说、唱,偶尔加上身体动作,使用的是地道南京方言,称为“新闻腔”或“数板” 。由于新移民的涌入和方言的变迁 , 有些词和现在通行的南京话也不一样,比如说“鸭子”读作“呦子”,“大妈”读作“多嬷” 。尾音儿化重,跟京味儿化音的区别在于连读而且上扬 , 象“碟子、碗”,读起来就是很快“的儿窝儿”……用文字来转化语言艺术 , 太难了 。
传承意义
南京白局主要流传于江南一带 , 群众基础光,历史悠久,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南京白局是南京方言的艺术升华,南京方言的精髓都贯穿在白局的说唱艺术之中 , 某种程度上是传承南京古方言和古汉语的文化载体,对于现代人学习古汉语的发音、语法具有独特的作用 。
另外,南京白局的说唱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多样,尤为可贵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大新闻和社会焦点事件、当地人的生活主题 , 可以说白局在古代某种程度扮演着当代新闻媒体的作用,甚至其影响要比现代媒体还要深远广泛 , 是人民了解南京的风俗文化和历史社会的研究的重要信息载体 。第三 , 白局由于在发展演变中借鉴吸取了扬州清曲和明清俗曲的风格,因此对于研究其他戏曲的文化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以上就是南京艺术瑰宝:南京白局文化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