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洞巴的传说及介绍

每个民族能流传至今,都是善于创造的,创造属于自己独有的文化,才能让人记得住 , 得以流传至今,景颇族文化也是如此 ,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洞巴”就是景颇族人们创造的属于自己特色的乐器 。
洞巴,景颇族双簧气鸣乐器 。“洞巴”是景颇族景颇支系语音译,为汉语带牛角的管笛之意 。载瓦支系语称比切或比克 。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瑞丽等地 。
历史较久远 。在景颇山寨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有一家景颇农户,膝下无子无女 。他们从别人那里抱来一个小男孩为养子 。但这户农家对养子非常刻薄 。每逢稻谷将要收割前总是把他一个人早早赶到田里轰鸟雀 。
这个孩子孤伶伶地守在田边,悲伤地流下了眼泪 。有一次,他无意地将一节稻秆含在嘴里,一吹,竟发出了声音 。他觉得很有趣 , 又随意把稻秆插到一个竹筒上,竟吹出更好听的声音 。最原始的洞巴就这样出现了 。它世代相传 , 直到今天 。
形制与唢呐近似,由管身、簧哨、芯子和喇叭口组成(图) 。规格大小不一,常见者全长52厘米左右 。管身用质地较软的木料或铜制,民间多采用当地所产的小米果木或盐水果木 , 上细下粗,呈锥形管状体,管长30厘米左右,管首外径2.5厘米,管尾外径4厘米左右,管身上开有五个或六个圆形按音孔,均设有一个背孔,现多为六孔洞巴 。
簧哨用麦秆或稻秆制成,上扁下圆 , 外形似扇,长2厘米左右 。芯子木制,呈空心圆锥体,上端安置簧哨,下端插入管首上端,也有用空心鸡毛管作芯子的 。喇叭口是洞巴的共鸣筒,用牛角或木料掏空制成,一般长10厘米到15厘米,木制者呈稍粗的锥形,套接于管尾下端,起扩大音量的作用 。牛角喇叭口的洞巴,景颇族又称厄阿茸洞巴,“茸”是牛,“厄阿”为角 , 意即牛角洞巴 。
景颇族民间较古老的洞巴 , 全长62厘米到72厘米,管身木制,上细下粗,呈管状锥形体,由三节组成 , 下端不设喇叭口 。各节间由铜制插座连接 , 不使用时可拆卸保存 。管首和管尾两端镶有铜箍,铜插座和铜箍之上刻有图案花纹或精美雕饰 。
【景颇族洞巴的传说及介绍】在景颇族,每逢谷物成熟时节,青年们也要在田野间吹响洞巴 , 曲调长短自由,多为即兴吹奏,人们喜闻乐见,既是娱乐,又防雀护粮 。在景颇人丧葬仪礼中 , 洞巴奏出低沉哀伤的曲调,在大、小的叮咚节奏伴和下,表示对去世老人的悼念 。此外,景颇族人们过年、新婚夜、吃新米或放牧时,也要吹奏洞巴 。景颇风俗,洞巴可由秋收前一直吹到春节以后 , 春耕大忙季节便不再吹奏,同时也忌讳在家中演奏 。

以上就是景颇族洞巴的传说及介绍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