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决口,黄金万斗的河工堵口

黄河,一直是中国的母亲河 , 是中国第二大长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 。关于黄河地区的故事有很多,也有大量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了解开发,与研究 。本期的地区文化带你去了解黄河决口,黄金万斗的河工堵口 。
还想要了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研究黄河堵口的历史,清代的河工堵口是值得一提的 。出于“保漕”的需要,及沿用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清代治河不仅非常重视堤防建设,而且高度重视决口的堵塞,几乎是“逢口必堵” 。以至于在乾隆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河官们到了“为堵口抢险而疲于奔命”的地步 。
清代的河工堵口,有三个特点:
规模大 。如在康熙执政初期,黄河决溢为患十分严重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由于黄、淮并涨,致使黄河两岸发生了大量决口,仅高家堰决口就有34处 。为解决漕运不通这一心腹之患,尽管清廷当时正在讨伐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割据势力,军用浩繁,康熙仍毅然下决心治理黄河 。于十六年调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 , 开始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治河活动 。5年后,在靳辅、陈潢的大力整治下,终于将黄河两岸的21处决口和高家堰的34处决口全部堵塞,使大河回归故道,并一度取得了数十年没有重大决口的“小康”局面 。
工程复杂 。就古代治河工程来说,堵口本是一项技术复杂、风险极高的事 。即使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也是如此 。而要在口决多处 , 且流行多时的情况下再行堵复,更是困难重重 。这种情况在清代可谓屡见不鲜 。靳辅、陈潢的堵口治河活动如此,乾隆年间阿桂主持的堵口工程也如此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7月,黄河两岸相继决口20余处 。北岸水势由青龙岗夺溜北注 , 经南阳、昭阳、微山等湖,入大清河 。朝廷委派大学士阿桂主持堵塞 , 曾两次堵合,但均告失败 。此后,通过实施增筑南堤、加开引河等一系列工程,至乾隆四十八年才将所有决口堵复 。
费用浩繁 。这是由堵口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所决定的,但也不排除人为因素 。据记载,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在武陟马营的一次堵口中,耗银达1200万两,用秸料更是多达2万余垛,合计2亿多斤 。一次堵口竟用这么多的料物 , 真是骇人听闻 。
清代治河,重在堵口 ,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黄河决口,黄金万斗的河工堵口】首先是治河以“保漕”为最高目标 。如在顺治年间,由于黄河屡堵屡决,阻滞运道,当时不少朝臣连上奏章建议改道,让黄河走所谓的“禹王故道” 。而总督河道杨方兴认为:“元、明以迄我朝 , 东南漕运,由清口至董口(在今江苏宿迁境)二百余里,必借黄为转输,是治河即所以治漕,可南不可以北 。若顺水北行,无论漕运不通,转恐决出之水东西奔荡,不可收拾”(《清史稿·河渠志》) , 反对这一建议,下决心堵塞决口 。并得到了当权者的赞同 。

以上就是黄河决口,黄金万斗的河工堵口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