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酸葡萄效应:一个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心理效应

标题:心理学酸葡萄效应:一个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心理效应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 , 一只狐狸本很想吃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 , 它跳起来 , 但不够高 , 又跳起来 , 再跳起来……再三尝试后也没有结果 。

于是 , 那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 。 ''言下之意是反正那葡萄很酸涩 , 即使跳得够高 , 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 , 这样 , 狐狸就"心安理得"地走开 , 去寻找其他食物去了 。

这便是著名的酸葡萄心理 , 广泛地被人们使用 , 凡是够不着的葡萄便是酸的 , 凡是得不到的东西 , 便是不好的 。


心理学酸葡萄效应:一个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酸葡萄效应:一个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心理效应//----海南龙网生活频道 http://life.hainanlong.com

“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 , 为了解除内心不安 , 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 , 以消除紧张 , 减轻压力 , 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 , 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

有句话说:“得意时是儒家 , 失意时是道家” , 就是一种适应生活的哲学 。 比如 , 在不小心打碎杯子的时候 , 有人可能认为会发生不好的事 , 这时就可以说一句"碎碎平安”化解顾虑 。 再比如说丢了财物时 , 没有歇斯底里 , 用“破财消灾”的说法开导自己 。

"百年人生 , 逆境十之八九" 。

酸葡萄效应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 然而沉溺其间也会出现显著的副作用 。

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 , 总是寻找理由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开脱 , 这就活得太窝囊 , 可悲可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