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 “协同”背后如何“破墙”和“转化”?

来源:成都市科技局
临近开学季,各大高校都在忙着筹备新生入学的各种事宜。同样忙碌的还有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在上周五刚结束的“菁蓉汇·校企双进”清华大学专场活动上,刘毅代表研究院正式发布了“能源互联网X计划”,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而这项计划的启动也意味着成都校院地协同创新发展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推进|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 “协同”背后如何“破墙”和“转化”?
文章图片
一座城市拥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这座城市的科研能力;而一座科研实力雄厚的城市,也必然高校林立,科研人员和学生数量众多。根据全国首个以地级及副省级城市为评价单元的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9)》显示,成都年度创新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五。
位居前列的背后,科技的力量不容小觑。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都围绕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产业生态圈,借助省校合作大力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坚持对内挖潜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等国内17家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近80家高校达成校院企地合作项目;引入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家域外知名高校在蓉设立研发机构;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8家在蓉“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孵化高校师生创业企业近500家;积极推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近20家在蓉高校出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400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确权。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正是成都实现“协同创新”的“独门秘籍”。
内功:
从“搭平台”到“聚机构”
高校系、中科系扎推一“核”的背后
推进|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 “协同”背后如何“破墙”和“转化”?
文章图片
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在兴隆湖畔新经济产业园A区5号楼坐落着成都科学城建成后迎来的首位“住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六年前的八月,四川省和清华大学签订省校战略合作协议,拉开四川省校战略合作序幕。随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作为首个高校科研院所落户成都科学城。“四川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成都有先进的制度设计和能做事、做成事的平台。”在刘毅看来,“百年学府”与“未来之城”的牵手源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从北京到成都,带来的不仅是高校的名气,还有实实在在的科技资源。落户几年来,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累计引进高层次研究团队32个,承担科研项目301项,凝练核心技术27项,申请高价值专利281件;推动95个项目在四川全省12个市州落地,近200个项目对外辐射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
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重要之“核”,成都科学城是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创新的一个样本,从初建之时从零起步,到眼下将数十个高校系、中科系均招引而来收入“核”中,增长极和动力源的成型成势正在加速形成。
在成都天府新区,诸如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这样的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如同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采访人员了解到,全市目前已研和在研项目达300余个,建成各类实验室50个,仅在成都科学城,成都已先后建成落户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中科院成都分院及各类下设院所等40个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
“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全力支持高校在蓉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正在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共建前沿医学中心,借鉴“斯坦福+硅谷”合作模式与电子科大共建成电国际创新中心,并建设创新型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所等国际研发平台。川农大“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成都中医大“西南特色中药资源”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随着校院地合作的不断升级,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成都还将和更多的省内外高校、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加强协同创新载体建设。
此外,以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为代表,在培育本土科技型企业成长发展的同时,完善的创新载体也吸引着大量科技企业的到来,其中不乏商汤、云从科技、安谋中国等独角兽。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全市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6家,企业总数突破4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1%。
招式:
从“吸引来”到“留下来”
全市累计落户的青年人才达35万人
推进|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 “协同”背后如何“破墙”和“转化”?
文章图片
如果说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那么人才便是支撑科技进步的第一资源。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数据显示,成都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人才计划2938人、顶尖团队167个,全市累计落户的青年人才达35万人。在2019年,成都的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在世界城市中排名第93位、超过深圳,本地高校应届生留存率居全国第三,成为新一线城市中最受年轻人喜欢和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更荣获了“2019全国最佳引才城市奖”,并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
一周前,2020年成都市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在蓉城科学之夜活动的现场,“诞生”于成都的光启智能防疫头盔与一大批科技战“疫”成果并肩亮相。小小头盔上,凝聚着青年人才的创新力,也彰显着成都强力的人才驱动。
推进|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 “协同”背后如何“破墙”和“转化”?
文章图片
“从2014年落户到现在,我们已经把多个技术版块放在成都,今年还将启动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光启集团区域发展平台总裁邓一标告诉采访人员,参与头盔技术研发的人员中,成都人才占据大半,应用场景搭建中,春熙路等大型商圈首当其冲。良好的人才引进和服务政策,充分免去了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专心投入研发生产。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以“城市合伙人”为核心理念,成都编制出台《全市产业功能区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以及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18条政策措施”和人才新政等政策,制定深化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方案,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创新市校合作模式。以人才为中心,建立目标导向的共建共管机制,探索校地共建园区管委会、合作成立园区管理公司,邀请高校科研人员到产业功能区担任首席科学家、特聘顾问、科技特派员。同时,创新引才引资协同推进机制,推行“企业提需求、学校给编制、地方给支持”模式,协同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人员在高校与园区双向流动。
“在建设公园城市的同时,优越的教育、医疗、商业等生活配套,为企业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提供了关键条件。”在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看来,成都良好的引人、留人政策,不仅吸引着大量的“蓉漂”人才,更让很多本地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留下来”。“从数据上看,电子科大超过4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川内,以成都为主要工作区域。成都正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
成果:
从“试验场”到“生产线”
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152.4亿元
推进|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 “协同”背后如何“破墙”和“转化”?
文章图片
专利授权达5.07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达4.22万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152.4亿元……去年底,成都这份科技成果转化“成绩单”让无数人眼前一亮。以改革激活创新主体,成都正在着力构建高效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让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走出“试验场”,走进“生产线”。
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首次亮相京沪线,标志着中国高铁在国产化的道路上又跨出一大步。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造,“复兴号”的国产化率高达84%,其中CR400BF型动车组受回流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轴端接地装置,则是由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戴光泽带领团队率先研发并实现大面积装车运用。
“轴端接地装置虽然很小,但它是高速动车组列车牵引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件,担负着形成闭合回路及旁路雷击电流的重要任务,其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动车组的安全运行。”戴光泽自豪地表示,该研究成果打破了高速动车组接地装置相关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目前,其定型产品已大批量装车应用于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时速300公里等级CRH380系列“和谐号”动车组等,有力保障了我国时速30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高速动车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推进|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 “协同”背后如何“破墙”和“转化”?
文章图片
创新成果的转化不能仅仅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本身,构建一个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包容、宜业宜居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为每一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构筑创新共同体,汇聚成与时代同发展、与城市共奋进的创新浪潮。这其中,通过“校企双进”这一创新形式,可以有效串联起科技创新生态链条上的一颗颗“明珠”。
据悉,围绕全市“5+5+1”重点产业领域和66个产业功能区,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推进高校创新平台、科研团队、科技成果与成都产业功能区、企业精准对接。截至今年6月,“校企双进”系列活动累计举办1149场,通过活动,1400余家企业走进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170余名院士专家走进产业功能区,700余家企业与高校达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合作项目1000余项,金额超过16亿元。
【 推进|成都深入推进校院地协同 “协同”背后如何“破墙”和“转化”?】此外,利用在蓉重点高校及周边区域,成都还精心布局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多要素融合,建成科技成果转化主承接区。其中“环川大知识经济圈”“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交大智慧城”“环成都中药大学健康产业经济圈”“环川农大知识经济圈”等8个成果转化区加快建设,引导多方投入近10亿元,培育创新团队480个,新增高校成果转化项目790个,注册科技型企业471家,创新赋能效果正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