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建造徐家汇观象台,就是为了台风预警,因为在19世纪,当时台风对周边渔民的危害巨大。”法国汉学家、复旦大学外籍教授魏明德这样揭开徐家汇观象台的历史。
“梧桐树的摇曳下,弄堂石库门的拐角处,万国建筑的光影中,上海滩的空气中,仿佛都飘浮着胶片的味道。”导演胡雪桦这样评价上海作为中国电影发祥地的“氛围感”。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徐家汇源景区
而在上海市区西南方向,一处百年文化建筑群见证了中国人“最早看西方”的全过程。由徐光启而得名徐家汇,曾是江南地区科技发展的源头,也是上海电影工业的中心。然而,400年前徐光启如何和在这里从事农耕试验、第一位记录徐家汇气温的人是谁,这些历史细节如今却鲜为人知。
日前,《徐家汇源》一书由复旦大学正式出版。在这本由徐汇区政府、徐家汇街道编撰的书中,首次将有关“徐家汇源”的所有疑问与探究进行了集中和系统的梳理。徐家汇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该书将作为未来街道新老公务员、社工们“业务学习”的特色教材,因为“唯有真正了解徐家汇,才能在这片海派文化之源,把工作做到最好”。
气象馆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1872年12月1日,徐家汇观象台正式进行气象观测。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1910年徐家汇观象台。均张晖供图
1872年12月1日,中文名叫“高龙鞶”的一位法国传教士打开自己的观测日记,跃然纸上的是一组数字:“徐家汇,最低温度4.8℃,最高温度16.9℃。”这寥寥数笔,开启了上海气象观测的记录。
而今,位于蒲西路166号的徐家汇观象台旧址成为了上海气象博物馆。1872年,中国境内沿海第一座观象台在这里创立,1900年扩建为三层新的观象台,不仅建有顶高40米的砖木结构测风塔,还安装了当时先进的贝克莱(Beckley)风向风速仪。而早在1879年7月,这里就曾发布第一个中国台风警报。百余年前,有专门的信使负责将徐家汇观象台制作的中国沿海天气预报送往各大报社刊载。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20世纪30年代徐家汇土山湾航摄照片。供图:张伟
为何150年前,观象台要选址在徐家汇?
19世纪下半叶,徐家汇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江南地区著名的宗教、文化和科技中心,包括高龙鞶在内,一批掌握天文学和气象学的传教士聚居于此,观象台就建造在四面地势平坦、利于观测的徐家汇地区。1900年,观象台还从巴黎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用于天文工作,并在土质相较徐家汇不那么疏松的今松江佘山建立了佘山天文台。随着1908年昆山菉葭浜地磁台的设立,由此建立了“徐家汇一余山一菉葭浜”三台并立的组织结构。
【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上海气象博物馆
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曾于1851年进入徐家汇圣依纳爵公学,即后来的徐汇公学就读。在魏明德看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相伯参与筹建徐家汇观象台、徐家汇藏书楼,并创建后来的震旦大学、复旦大学,从某种意义上可看做是徐光启时代“江南科学计划”的延续。事实上,仅以徐家汇观象台为例,不仅绘制了中国首张东亚地面天气图,还成为近代中国科学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于1926年、1933年两次参加国际经度联调科学合作项目,同美国圣地亚哥、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成为世界三大测量基点之一。
而今,恢复了1910年历史风貌的徐家汇观象台正以上海气象博物馆的新身份,继续向世人传递这份跨越三个世纪的科学精神。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气象博物馆内景
电影厂
根据公开史料记载,1897年5月,位于黄浦江畔的礼查饭店,即今天的浦江饭店内,举行了中国第一次有史可考的电影放映。
十多年后,1908年12月,西班牙人雷玛斯租下了位于今天乍浦路388号的一座溜冰场,在上面搭建了一座可容纳250人就坐的铁皮屋。这座后来改名为“虹口大戏院”的“铁房子”,成为中国最早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也是上海第一家正式的电影院。
在谈到上海电影的“前世今生”时,胡雪桦曾表示,20世纪初,上海已是东方最重要的港口,也迅速成为亚洲的电影之都。电影行业的迅速崛,刺激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地位的上升,电影也因此成为上海“海派文化”的一大象征。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上海电影博物馆
对上海的电影工业来说,位于今天漕溪北路595号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和其所在的徐家汇地区,则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电影工业一次“从无到有”的历程。
漕溪北路595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73年始建的法国“圣衣会”徐家汇会院。196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接手了这座老建筑。在此之前三、四十年间,徐家汇已经逐渐成为上海电影的中心。位于徐家汇北部的武康路全长仅1.18公里,但现存30多处名人旧居,仅武康大楼就有包括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等一批电影界名流入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影坛五虎将”之称的电影公司,有三家开设在徐家汇。电通、昆仑、文华等民族电影公司也在此落户,使得徐家汇一时风光无限,一度被誉为“中国电影的好莱坞”。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来源:《徐家汇源》
1949年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徐家汇诞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三大电影基地之一。1950年,上影厂拍摄完成了建厂后第一部故事片《农家乐》和第一部译制片《团的儿子》。1953年2月,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并入上影厂,影人队伍扩大至2000余人。当年,导演桑弧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1957年,导演谢晋完成了第一部体育题材影片《女篮五号》;1959年,我国第一部音乐传记片《聂耳》由郑君里导演;还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电影工业是随着工业革命诞生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和综合艺术合二为一的‘第七艺术’。”意大利电影理论家乔托·卡努杜曾在1911年发表《第七艺术宣言》,提出电影是综合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文学和舞蹈等六大艺术的“第七艺术”。而今,当胡雪桦漫步在与上影厂同样位于徐家汇的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回想这座创建于1896年、曾为“南洋公学”的中国的第一所工科大学,再次让他感受到电影与科技在徐家汇的交融。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上海电影博物馆内景
藏书楼
意大利汉学家晃德莅出生于1826年,曾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的老师。师生二人间的交往,也被看做明代徐光启与利玛窦之间中西交流的另一种延续。
来到上海后,晃德莅曾担任徐汇公学校长、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负责人等职。其中,创办于1847年的徐家汇藏书楼位于今天的漕溪北路80号,被誉为“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的重要场所之一。
为什么说一栋藏书楼是中国与世界文明交汇的“重镇之地”?
在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馆员徐锦华看来,15世纪开始的欧洲对外贸易,使得文化交流日益重要。大航海时代,欧洲商人已经可以直接来到东南亚乃至直接到达中国沿海。以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欧洲知识阶层开始对中国建立观察和了解,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交流西方文明。“利玛窦拿着地图、各种数学仪器、天文仪器,汤若望、南怀仁背后是天文观察仪器,他们到了中国按照我们的方式生活、打扮,也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资源打开对外交往的局面。”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徐家汇藏书楼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徐汇公学旧址
而今,历经几轮修缮的徐家汇藏书楼有着南北交错的两幢建筑。其中,建于1897年的北楼大书房存放着15世纪以来出版的5万余册各类西文文献,下层中文书库建筑结构则与明代宁波天一阁相类似,按照经、史、子、集、丛分列五部,原藏中文古籍12万余册。
藏书楼收藏的早期中外对照辞典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1723年的《汉字西译》以及1813年的《汉法拉字典》。前者收录九千余字,采用拉丁语编写,达到了极高水准;后者由法国汉学家小德金奉拿破仑之命编写,是欧洲出版的第一部印本的《汉法拉字典》,也是一部里程碑级的著作。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徐家汇藏书楼内景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几何原本》
在藏书楼收藏的中国经典西译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662年在江西建昌刊刻出版的半部拉丁文《论语》,也是《中华箴言录》的后半部。由殷铎泽与郭纳爵合译的《中华箴言录》开启了中国经典西译的先河。
此外,藏书楼的早期收藏还汇集了17、18世纪中西交流的丰富资料,包括西方向中国介绍的机械、测绘、历算、水利、数学、军事制炮与统炮技术等实用科学成果,以及中国向欧洲介绍的文化、习俗、儒学、伦理道德、艺术等成就,均为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的结晶。
来徐家汇,不再是“买了东西就走”
时代|148年前,一位法国人在上海记录下一组数字,开启一个时代
文章图片
徐光启纪念馆
导演胡雪桦形容城市性格与电影本质天然融合时,用了“崇洋而不媚外,尊传统而不盲从”来形容上海,并认为上海以此形成了自己“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文化个性。
《徐家汇源》一书中对徐家汇的“海派精神”又做了概括:务实,科学,人文。在此书编写者之一、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平看来,2.4平方公里的徐家汇源景区占据了上海市中心重要一隅,一方面秉承了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历史建筑群,另一方面也融合了各种层次的商业体和徐家汇公园、光启公园等生态绿地。“公众对徐家汇的多样性都有所认知,但在这些绿地、老房子甚至风格各异的商场中,海派文化究竟有何体现,即便是本地老百姓也知之甚少。”
“海派文化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中西文化的包容,是引领当下时尚文化的体现。”李平说。
编写一本书,让每一位市民、游客系统地了解徐家汇因何得名、由何而来,是《徐家汇源》诞生的初衷。与此同时,李平还提到,现下不少学者认为,海派文化的出现是基于早期的江南文化,进而由红色文化引领,最终形成了上海的城市人文特色。
对城市精神的挖掘与研究不会停歇,而对来到徐家汇的市民和游客来说,沉下心阅读有关这片区域的只言片语,或许下一次就不再只是“买了东西就走”,而是真正感受一番属于海派文化策源地深厚的历史积淀。
栏目主编:唐烨 本文作者:舒抒 文字编辑:舒抒 题图来源:徐汇区
本文供图:徐汇区政府、徐家汇街道题图:上海气象博物馆(徐家汇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