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也是德军在二战期间的最高领导者。虽然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在上台之后大力推行反犹太人政策,导致了数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戮,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希特勒是一个天才,他在演讲、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文章图片
但长期以来对于希特勒的军事才华到底如何的这个问题却存在着巨大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希特勒是少有的军事天才,其在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的表现都极好,甚至连失败的阿登反击战都受到了追捧,李德哈特就曾评价过阿登反击战:“这是个卓越非凡的军事计划,整个规划几近完美,而且这完全来自希特勒本人的构想,如果他有足够的力量的话,那么他将重演他在法国的成功”;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希特勒是一个蹩脚的军事指挥家,其在战争中的一系列的微操让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崔可夫元帅就曾评价德军:“他们在战术上没有犯什么错误,可是却把希特勒当成了他们的领袖,在战略上犯了极大的错误”。那么希特勒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呢?我的回答是:在战略上弥补了德军高层的缺陷,但却在实际战斗中插手了自己最不擅长的战役环节。一、希特勒对德军高层战略的弥补在谈到“希特勒对德军高层战略弥补”这一点的时候,首先就需要提到德军高层原先的战略水平。如果要给20世纪上半叶所有国家的战术能力排个名次,德军绝对排在首位,无论是一战和二战,德军都极少在战术上吃亏,德军也常常取得比对手更好看的战损比,诸如一战中的边境交战、马恩河会战、坦能堡战役,二战中的法国战役、莫斯科战役、勒热夫战役,乃至于1944年第三帝国已成风中残烛的时候发动的阿登反击战,即便面对火力、兵力、补给、装备数量都居于绝对优势的盟军,德军照样打出了1:1.25的战损比。
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文章图片
但是如果要给20世纪上半叶所有国家的战略能力进行排名,德军的战略水平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在一战中,德军高层普遍认为战役的胜利对大战的结局至关重要,所以德军把自己军队中的优秀人才全部集中到总参谋部,苦苦思考该怎么样才能在一场战役中取得更大的优势。这也和德国自己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国家实力相符合,四处受敌的国土和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都注定了德国必须速战速决,在敌人全面动员起来之前就取得战争的胜利。作为后来者,我们可以看到,德军普法战争和二战法国战役的胜利都是先在战役中击败了敌军主力,之后轻松地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文章图片
所以德军总参谋部的天才们非常执着于战术和战役领域,着眼于怎么在战役中打败对手,而不是用其他的方法减少自己的敌人,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德国在一战中要同时面对英国、法国、俄国、塞尔维亚、美国和意大利,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德军即便能在战术上取得优势,最终也无法赢得战争。而一战后的德军却完全没有吸取这个教训,德军高层普遍认为一战的失败并不是自己在战略层面的失败,而是自己在战役领域的失败,比如说长时间都没办法突破英法联军的阵地,最终导致德国因为力竭输掉了战争。所以在1919年~1920年间德国陆军一直在思考怎么改进现有战术,比如说研究集中使用装甲作战、空降兵力量、空军对地支援,以便在下一场战争中可以取得战役上的胜利。我们可以说直到这个时候,德军高层的目光还是停留在战役层面上,对于更高级别的战略领域则缺少足够的思考。就在这个时候,希特勒出现了。希特勒是一战老兵,有过前线作战的经验,他虽然没有上过军校,但是他却经常阅读军事典籍,对军事战略领域有自己的思考。
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文章图片
就比如说,希特勒认为自己是上帝派来拯救日耳曼人的救星,所以他要让日耳曼民族摆脱贫困,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德国也得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希特勒定下来三个不同的阶段,依次实施。第一步就是先团结整个日耳曼民族,扩军备战,第二步则是向西进攻法国洗刷凡尔赛条约强加在日耳曼民族上的耻辱,等到解决法国之后,马上就开始执行第三步,向东进攻苏联,为日耳曼民族争取足够的生存空间。我们也不能看出,自希特勒1933年上台之后的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活动都是按照这个流程来进行的,他先是跟波兰等一众小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打破了法国对德国的限制,之后派兵进入莱茵兰、推动德奥合并、吞并苏台德地区,同时扩军备战,等到第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希特勒马上就开始执行第二步计划,即进攻法国。
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文章图片
但是进攻法国之前就有一个问题,法国和波兰是盟友,如果德国先进攻法国,波兰极有可能会从背后插一刀,这样德国又会陷入一战中两线作战的糟糕局面;而如果先进攻波兰,就可以借用英法想要“祸水东引”的想法,让德军在进攻波兰的时候,确保英法不会在背后对德国发起攻击。于是德军先进攻了波兰,同时在进攻波兰之前,希特勒还让里宾特洛甫替自己跟苏联签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确保德国在向西进攻波兰的时候,苏联不会从背后进攻德国。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直到在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一直在想办法减少自己同时期内的对手,这恰好弥补了德军长期以来存在战略缺陷,甚至可以说,希特勒是德军高层中唯一一个在思考怎么减少自己敌人的人。二、对实际战役的盲目干涉说了希特勒对德军高层战略的补充,现在也来说一说希特勒在二战中犯下的军事错误。和希特勒取得战略上成就的原因相同——“希特勒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军校”!从来没有上过军校就意味着希特勒对战役的理解严重缺失,他甚至没有经受过合格的军官训练,这就导致了希特勒对克劳塞维茨、老毛奇、施里芬等人的军事思想极不了解,克劳塞维茨、老毛奇都不停的强调在主攻方向上尽可能的集中力量,在《战争论》一书中,克劳塞维茨就对其后继者提出了警告:“必须在决定性的地点把尽可能多的军队投入到战斗。这是战略上的首要原则。在决定性地点上的兵力优势,是取得胜利的一个最重要条件。不管投入战斗的军队是否够用,一定要做到现有手段所允许做到一切”。而希特勒却不止一次在战役中不断地变化德军的主攻方向,分散了德军的主攻力量。
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文章图片
1942年夏季德军发动的蓝色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像是哈尔德这些将领都主张先集中力量拿下斯大林格勒,所以一开始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不停的向斯大林格勒方向上发起攻击,斯大林格勒岌岌可危,但是这个时候希特勒却突然命令第四装甲集团军南下,无形之中就分散了德军的兵力,一方面导致第六集团军没有足够的兵力拿下斯大林格勒,而另一方面第四装甲集团军也不得不在来回调动中浪费足足一个月的宝贵时间,严重挥霍了德军本来就数量有限的机动部队。但希特勒自己却完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文章图片
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足够优秀,而且作为一个老兵,他比很多参谋都更有实战经验,完全可以在战役层面比哈尔德、曼施坦因、勃劳希契这些人做的更好,而德军在1939年~1941年军事上的成功——包括采纳曼施坦因的建议从阿登森林对法国发动攻击、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分兵南下、在基辅战役中消灭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更是助长了希特勒的这种狂妄。于是在莫斯科战役之后解除勃劳希契职务的时候,希特勒狂妄的对勃劳希契说:“这种程度的战役执行,谁都做得到。”随后为了确保自己对军队的掌控权,让战役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希特勒又把反对他的众多将领免职,其中就包括哈尔德、曼施坦因、博克这些极有能力的将领。希特勒这种直接干越战役指挥的做法让德军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因为希特勒经常做出错误的指令,包括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禁止第六集团军突围、1943年要求德军在东部建立固守线性防。就结果而言,前者让德军损失了一支主力集团军,后者直接导致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1944年被苏军歼灭。
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文章图片
三、结语看了这些,相信读者一定对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总体来说:希特勒在军事上还是具有一定才能的,其弥补了德军长久以来在战略领域的缺乏,但是在战争中后期希特勒却被自己的自负冲昏了头脑,大量干预实际的战术行动,让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你们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弥补|论希特勒的军事才能:替德军弥补战略缺陷,却过多干涉了战役细节
文章图片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一下关注,我会经常更新优质军事/历史领域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