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迷恋国外的美食,如澳洲的大龙虾、日本的三文鱼、法国的鹅肝,其实,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从古至今就没有改变过。从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以来,西域各民族、国家的食物就逐渐传入中国,为了区分,往往在这些“进口”食物之前加以胡字,统称为胡食。到唐朝,胡食已经从单纯的外来食物,变成了一种时尚的风尚标,贵族把吃胡食视作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旧唐书》中记载到:“贵人御馔,尽供胡食”。那么,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对唐朝人民的饮食文化,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胡食唐朝天宝年间,参加科举的士子都喜欢拉帮结派,稍微寒碜点的,就经常聚集在酒楼吃一种名曰“毕罗”的食物,好事者们就把这些人称为“楼罗”,这可不是我胡说,唐朝段成式在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记载地明明白白:“……俗语楼罗,因天宝中进士有东西棚,各有声势,稍伧者多会于酒楼食毕罗,故有此语”。那时候的楼罗,有褒义,指干练而善于办事的人,但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喽啰”,含义也变成了痞子、混混——谁能想到,这个带有贬义的词,竟是来自唐朝的一种食物呢?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饆饠(毕罗)这是波斯传入中原的一种食物,最初的毕罗很纯粹,就是一种有馅儿的面制点心,要用油炸,但传到了唐朝人手里,就变得五花八门了,广州司马刘恂在《岭表录》中专门记载了一种进化版的蟹黄毕罗:“赤母蟹,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共同,肉白如豕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黄毕罗,珍美可尚。”即使今天,蟹黄依然是吃货推崇的美食,可又有几个人能像唐朝人一样,把蟹黄吃出花样儿呢?还有唐文宗年间的大将韩约,此人心理素质不好,直接导致了甘露寺计划破产,但在吃这件事上,他还是很有心得的,他发明了樱桃毕罗,据说煮熟之后,能保持樱桃的颜色不变。这烹饪技巧,恐怕当今最顶级的大厨也要自愧弗如。最有趣的是,唐末书画家刘崇龟,他一向以清俭标榜自己,招待同僚都只能吃苦荬(mǎi)毕罗,苦荬是一种野菜,同僚们一看就知道他又开始矫情、标榜自己了,于是悄悄问家里奴仆:“老刘今儿吃了什么?”奴仆说吃的泼生——类似于油泼面的食物。同僚一听,好哇,你吃油泼面,却给我们吃野菜,于是就把这件事到处宣扬,一时间成为了笑谈。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胡饼胡饼也是唐朝很普遍的一种食物,以白面制成,没有馅儿,上面撒芝麻,类似于今天的芝麻烧饼。大诗人白居易担任忠州刺史时,就曾模仿长安城中卖饼的店铺自制胡饼,还寄给他的好友,万州刺史杨归厚,以慰思念,并作诗一首:《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从忠州(重庆忠县)寄到万州(重庆万州区),现代交通方便,有高速公路,距离100公里,开车也就个把小时,但唐朝可不能开车,道路也没有现在这么平坦顺畅,怎么着也得走上好几天,保存食物可不容易,白居易能顺利地把胡饼寄给好友,多亏了制作胡饼要加油烘烤这一工序,让胡饼能够长时间保存。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西逃路上,也多亏了保质期长的胡饼,否则这位唐明皇恐怕要饿着肚子逃到四川了:“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资治通鉴·玄宗纪》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其实,胡饼并不是唐朝才有的,书圣王羲之当年就爱吃胡饼,郗鉴听说王家儿郎各个都是俊杰,就想着去王家找个女婿,使者去到王家一看,儿郎们各个正襟危坐,只有王羲之躺在东床上啃胡饼,后来郗鉴就钦点这个吃胡饼的王羲之为女婿了,这就是“东床快婿”这个成语的由来: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世说新语·雅量》这也不是关于胡饼最早的记载,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可以上溯到东汉末年:“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续汉书》因为皇帝爱吃胡饼,所以整个京城都爱吃胡饼了,真的是胡饼好吃吗?非也,上行下效罢了。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汉灵帝时期的朝政有多么昏聩,以至于到桓灵二帝,汉朝400年江山走向灭亡。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胡地传入的蔬菜除了以上胡食,我们今日常见的许多蔬菜也是舶来品,据记载,当年阿拉伯帝国入侵波斯,许多波斯人到唐帝国避难,顺便带去了一种叫波斯草的蔬菜,也叫波棱,这就是我们今天吃的菠菜。但根据《唐会要》的记载,菠菜是唐太宗时期,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胡瓜,直到十六国时期石勒建立后赵,他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但对于自己的民族被称为胡人感到十分不爽,甚至颁布法令,无论说话还是文章,只要出现“胡”字就要问斩,于是胡瓜就改名叫了黄瓜。再到唐朝时期,黄瓜已经是一种非常亲民的蔬菜了,唐朝的诗歌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黄瓜的身影,如诗人张祜作《相和歌辞·读歌曲五首》,就有句云:“郎去摘黄瓜,郎来收赤枣”。晚春收获黄瓜,秋天收获红枣,一幅丰收的喜悦景象。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还有茄子,唐朝被称为昆仑瓜,也叫,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唐朝的茄子,不仅是一种蔬菜,也是一种具有食疗功效的保健品,被誉为后世食疗鼻祖的唐朝著名医学家、食疗专家孟诜(shēn),著《食疗本草》一书,是现存最早的食疗著作,其中就提到了茄子,称为“落苏”。《酉阳杂俎》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茄子熟者,食之厚肠胃,动气发痰。能根治龟瘃(zhú)……僧人多炙之,甚美”——《酉阳杂俎·草篇》意思是说,茄子可以滋养肠胃,行气化痰,还能根治冻疮。唐朝的僧人最爱吃茄子,也许是因为茄子和佛教都来源于印度吧。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黑色黄金有一种现今十分常见的调味品,不仅是唐朝人喜爱的调料,在世界范围内,更是一种硬通货,能作为货币使用,这就是胡椒。唐朝人喜爱胡椒到什么程度呢,凡是用胡人的方法制作肉食,胡椒都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可谓是顿顿都得有:“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酉阳杂俎·草篇》前面说了,吃胡食是贵族的风尚,所以我估摸着胡椒也只有贵族才能消费得起,因为这玩意儿是真正的奢侈品,唐代宗时期的宰相元载,曾经囤积了胡椒800石,换算下来,相当于现在的64吨,幸好元载因为太跋扈被唐代宗给抄家了,否则这样巨额的“财富”,恐怕永远不会被人知道:“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他物称是”——《新唐书》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可是,就算胡椒是奢侈品,但它也不过是调味品,宰相大人为什么要囤积胡椒呢?嘿,你可别小看这胡椒,它不仅在唐帝国吃香,放眼世界,胡椒也是顶级奢侈品,它小小的身躯,甚至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的格局!公元5世纪,西哥特人发动了对罗马的战争,理由很简单,就是要抢劫黄金和胡椒,不给?屠城!没办法,罗马人之上乖乖地上交黄金和胡椒,可最终还是没能改变灭亡的命运,然后才有了现今欧洲的雏形。这还没完,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欧洲国家,为了更多的胡椒和黄金,纷纷争夺通往印度的航线,西班牙人对这条航线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西班牙的舰队被称为无敌舰队,后来西班牙人又被英国人击败,成了胡椒航线的主宰,随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胡椒航线的控制权再度易手。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从公元5世纪一直打到公元16世纪末,差不多就是从中国的东晋打到了明朝,在这条海上航线的争夺中,欧洲人顺便发现了美洲,并殖民美洲。因此,中世纪的欧洲,也把胡椒称为“黑色黄金”,可以作为货币直接使用。这样看来,也就不难理解元载为什么会囤积800石胡椒了——这哪是调味品,分明就是黄金、是能主宰一国命运的战略物资!幸好唐帝国不在欧洲,否则就凭元载800石胡椒,真的可以在海上为所欲为,成为胡椒航线上的新主宰也不是没有可能。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由于篇幅所限,我只能例举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胡食,你看,作为主食,有毕罗、胡饼;作为蔬菜,有菠菜、黄瓜、茄子;作为烹饪调料,有黑色黄金胡椒,更不消说还有咱们列举的其他食物,如烧饼、大蒜、香菜等。可以说胡食文化已经渗入了每个大唐人的一日三餐。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胡地与中原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就没有停止过,但从未如唐朝一样,自宫廷到坊间,所有人都能接纳新奇的舶来品,甚至风靡全国,这既是历史进程的必然,也少不了唐朝社会本身具有的包容和富足。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美食|唐朝美食有多丰富不光要做吃货,还必须要吃进口食品!
文章图片
申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参考资料:师永涛《唐人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