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不是就开始下霜了 霜降下霜有什么说法了

导语:霜降节气到了 , 只是表示已经进入到深秋了 , 随着冷空气的频繁,这是大地因冷冻或将会产生初霜的现象 。那么霜降是不是就开始下霜了?霜降下霜有什么说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
【霜降是不是就开始下霜了 霜降下霜有什么说法了】 霜降是不是就开始下霜了
不一定,我国各地气候不同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 , 只要天气寒冷了就会出现霜 。
霜降节气到了,只是表示已经进入到深秋了,随着冷空气的频繁,这是大地因冷冻或将会产生初霜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气象学上并没有“霜降”的概念 。气象学上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 。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 , 就是无霜期 。由于冻则有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
霜降下霜有什么说法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霜降的节气里 , 大部分的庄稼已经收完了,所以又到了农民平整土地开始为下一次耕种做准备的时候,所以农民都希望在霜降的节气开始下霜,毕竟这个时候有霜降更容易进行平整土地,可以为明年的春耕更好地做准备,所以民间一直都流传着“霜降见霜,谷雨满仓”的说法,其实就是从节气的自然变化规律来预判明年的庄稼收成 。
关于霜:
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 ( 指露点低于 0 ) 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 。霜是一种天气现象,属于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内容 。“霜”通常出现在秋季至春季时间段 。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
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 , 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 。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0℃时 , 才会结霜 。“霜”与“霜冻”、“霜降”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霜”是指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一种白色冰晶;“霜冻”是指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现象;“霜降”节气是指反映气温骤降节令,“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 。
成因:
“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 。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 。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而温度越低,空气密度就越大 , 比重也越大 。随着空气的流动,最冷、最重的空气就会往最低处流动,到达最低处(洼地)停留后,逐渐积聚凝华成霜 。所以通常洼地就比一般地方容易形成霜,洼地的植物也就特别容易被霜打 。
形成露和霜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 。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 。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 , 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 。无风时可供凝结的水汽不多,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 , 均不利于露和霜的生成 。对于霜,除辐射冷却形成外 , 在冷平流以后或洼地上聚集冷空气时,都有利于其形成 。这种霜称为平流霜或洼地霜,它们又常因辐射冷却而加强 。因此在洼地与山谷中,产生霜的频率较大 。在水边平地和森林地带,产生霜的频率较小 。
地面凝结现象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汽从空气中凝结,并凝结在物体上或者地表的一种现象( 中 国 气 象局, 2003)。常见的地面凝结现象有露 、 霜等现象。“霜”与“霜冻”、“霜降”节气不是一回事,它们分别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霜”是指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一种白色冰晶;“霜冻”是指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现象;“霜降”节气是指反映气温骤降节令 ,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 。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 , 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标准 。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