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礼仪,你知道多少?

饮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民以食为天,随着发展在餐桌之上不再单纯的只有中国饮食文化 , 掺杂了诸如人际交往,沟通等等方面的内容,在餐桌上还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应运而生的便是在饮食上的礼仪 。
任何民族都有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在中国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 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 , 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
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 , 民间等 。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 , 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 , 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
作为客人 , 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总的来讲 , 座次“尚左尊东” , “面朝大门为尊”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
待客之礼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 。首先 , 安排筵席时 , 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 。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 , 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 。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 。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 。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 , 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
进食之礼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 。但是 , 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 , 在家庭内 , 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你知道多少?】当代的老少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多多少少承继了古代食礼的传统 。我们现代的不少餐桌礼仪习惯,都可以说是植根于《礼记》的,是植根于我们古老饮食传统的 。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饮食礼仪,你知道多少?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