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全:牡丹亭昆曲唱词全本赏析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王实甫的《西厢记》齐名 , 是中国戏曲史上优秀的作品之一 。而《牡丹亭》首演时,《西厢记》曾减价过,可见《牡丹亭》受观众喜爱的程度 。本期的昆曲文化,为你介绍牡丹亭昆曲唱词全本赏析 。
在这部戏剧问世之后,立刻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家传户诵 , 几令西厢减价” 。由于剧中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处境,因此尤其受到她们的青睐 。万历年间,江南才女冯小青曾在幽居水阁的凄寂生活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表达了她心中强烈的共鸣 。与汤显祖同时代的戏剧家沈璟曾将此剧改编,以适合昆腔的演唱形式 。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与王实甫的《西厢记》齐名 。从戏剧形式上看《牡丹亭》属于传奇 。传奇与杂剧的不同在于:元杂剧分折(相当于“幕”),通常是一本四折加一楔子;传奇分出(相当于“场”)而不分折,“出”无定数,短的十出、八出,长的也有一百出以上的 。
元杂剧都用北曲,曲调规定较严,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每套曲子的曲词只用一个韵脚 , 一韵到底 , 不能换韵 。元杂剧中的每一折套曲,一般只用一个人主唱,也就是一个角色演唱 。而传奇则多用南曲,比较自由 。一出戏中可以变换宫调,也可以换韵,各类角色都可以唱,唱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分唱、合唱、接唱等 。
唱腔主要是昆山腔(昆腔),到清代一般称为昆曲 。
《牡丹亭》所搬演的是贵族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喜剧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杜丽娘,在丫环春香的诱导下,青春与个性开始觉醒 , 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开始不满,在梦中与一少年在牡丹亭畔相会,醒后相思成疾 , 悒郁而死 。
岭南书生柳梦梅 , 赴临安应试途经南安郡,拾得丽娘画像 , 悦其貌美,终日把玩,赞慕不已 , 丽娘的幽魂显现了,认出了柳乃旧日梦中所会的那位书生,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并让其掘坟而获得再生 。
【戏曲大全:牡丹亭昆曲唱词全本赏析】丽娘复活以后 , 两人同往淮安求丽娘父母许婚 。杜宝见而大怒,诬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梦梅此时已被钦定为状元,也上书自辩,丽娘并登朝申诉,得皇帝恩准、夫妻团圆 。
汤显祖生活在黑暗的明代晚期 , 政治上同情东林党人 。在哲学上他受到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影响 , 认为程朱理学是错误的,不应“存天理 , 灭人欲”而是“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 。认为男女生活之私 , 都是属于自然本性的要求,毫不掩饰自己对道学的强烈不满 。《牡丹亭》故事 , 明托南宋,实写明代 。
“情”与“理”的激烈矛盾冲突贯穿全剧,满腔热情地歌颂“情”并赋予其异乎寻常的神奇力量,在《牡丹亭》题词里面,作者写到“天下子女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强调超越生死的真挚感情,贬斥了封建的道德规范 。
这就是作者明确的创作动机 。这是同明代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 。正因如此 , 汤显祖的《牡丹亭》写的虽然是一位贵族少女由情而梦,由梦而死,死而复生,终成眷属的情节奇幻的爱情故事 。
但它却表达了广大被压迫妇女的强烈愿望 , 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这部作品通过离奇的幻想来写,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 。在形象塑造上善于把人物的心情与客观的景物结合起来描写 , 这个特点在《游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结束语】《牡丹亭》这个剧目以唱词优美,富有内容而出名,它赞颂了“情”,批判了封建的道德规范,情与理的相互碰撞中产生了这部千古之绝唱的《牡丹亭》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一听 。

以上就是戏曲大全:牡丹亭昆曲唱词全本赏析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