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唱腔的吉林黄龙戏文化

黄龙戏是吉林省汉族地方一种比较流行的戏曲剧种,也是农安县一个创作的地方戏曲的新剧种 。黄龙戏文化历史也非常悠久,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渐渐地被我们人类遗忘 。那么,大家对于这种独特的唱腔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吉林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吧!
黄龙戏的辉煌期
1989年,黄龙戏在主奏乐件上进行了改革,黄龙琴诞生了 。同时,由王福义创作的大型历史剧《魂系黄龙府》登上了吉林省首届艺术节的舞台,囊括了本届艺术节的各项大奖,一举夺魁,并惊动了国内戏剧界的专家、学者 , 他们从全国各地云集黄龙府,在这里召开新兴剧种研讨会 。中国剧协会长郭汉成说:“黄龙戏在剧种建设上确实有了一个了不起的飞跃,黄龙戏在全国只有一家,它不仅是农安的、长春的、吉林的、更是我们民族的、国家的!”郭老为黄龙戏挥笔题词:“民族瑰宝”并给予极高赞誉 。
黄龙戏的艺术特色
唱腔:黄龙戏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式,可以分为南腔和北腔两种 。其中南腔以吸收辽宁、冀东影调的成分较多;而北腔则以吸取吉林、黑龙江影调的成分为较多 。黄龙剧在当时创腔的时侯,采用了以下三种办法:一、对皮影戏音乐中原有的曲调,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尽量加以利用;二、对那些不足以完成塑造人物音乐形象的曲调,则主要吸收东北大鼓、单鼓和其他民间音乐来加以补充;三、对戏曲中必不可少的、而在皮影戏音乐中又无法提供的那些部分,则采用从京剧、评剧等大剧种中借鉴、吸收 。
在黄龙戏的发展实践中,最终逐渐形成了慢板、慢三眼平板、快平板、流水板、滚板、散板、搭调、尖板、溜板、锁板等诸多不同的板式 。黄龙戏又根据传统的称呼区别,按唱段与感情 , 分为思量出子、惆怅出子,欢喜出子、夸奖出子、悲调、数落唱、叠落唱;按照各剧种的字数、音节、辙韵的不同,又分为五字赋、七字锦、三顶七、十字锦、硬折、垛口句、啰嗦句等 。在各种行当中,黄龙戏以老生、小花脸、花旦、青衣的唱腔个性比较鲜明 。
乐器:黄龙戏的伴奏乐器以改革高胡(领奏乐器)、四胡、三弦为主,另有二胡、中胡、扬琴、笙、大提琴、倍提琴、琵琶、中阮、竹笛、唢呐等 。其中的改良高胡系根据皮影戏高胡改革而成,以桐木板代替原来的蟒皮,使得发音既保持了高胡的响、亮、脆的特点,又克服了原先音量窄的缺点 , 伴奏效果较好 。黄龙戏的打击乐器与评剧的武场伴奏的乐器基本相同 。
表演:黄龙戏的表演上主要是借鉴京戏和评剧的表演程式,并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提炼了不少表演动作,使得其在表演、音乐、服装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 基本上形成了本剧种的特点,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有一定成就的演员 。
【独具特色唱腔的吉林黄龙戏文化】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黄龙戏的表演、唱腔、曲白都有着对辽金历史、东北文化尤其是吉林文化、民间戏曲等多方面的承载与演绎 。然而,与它丰富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相比 , 当前的研究其实还仅限于表面的感受点评,深入系统的研究尚未进行 , 而在黄龙戏现在这个前途未卜的力图复兴期,这种研究显得更为迫切 。

以上就是独具特色唱腔的吉林黄龙戏文化的内容啦,希望本文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