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中国人不曾变心

我们来看一首诗:
《论诗三十首》元好问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阮籍|中国人不曾变心
文章图片
作者是金代的元好问。金代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是非常之崇拜汉文化。元好问也非常崇拜汉文化,成为了汉文化的追随者,成为了一个非常透彻的汉学者。元好问也像刘勰一样会讨论文字,他也觉得文字很神奇。
阮籍|中国人不曾变心
文章图片
元好问觉得,链接了“我”和“我”之间七八百年前的那个人,即竹林七贤里的阮籍(老阮)。元好问说,“我”通过阮籍的诗,了解了阮籍的心。“纵横诗笔见高情”,“我”一读他(阮籍)的诗,他(阮籍)就站在“我”眼前了,他(阮籍)的诗才就展现“我”眼前了,历历在目,如见其人(“我”即元好问)。
阮籍|中国人不曾变心
文章图片
当你心中不畅达,有郁结,疙里疙瘩的,什么能使块垒化开呢?据说酒能,但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何物能浇块垒平?”靠酒把心中的郁闷忘掉、浇灭,这是做不到的,但是什么可以做到?“老阮不狂谁会得”,他(阮籍)的一颗心,是这样的狂傲不羁,如果他(阮籍)没有留下文字,没有留下诗,谁可看到?“出门一笑大江横”,他(阮籍)留下的诗,今天“我”读到了,“我”理解了,“我”会意了,“我”懂了。
阮籍|中国人不曾变心
文章图片
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得意忘言”,也是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你不一定读一篇文章,遇到一个生字就去查字典。那也不一定是真的读书,真的读书,是不执著于每一个文字,而是祂的精神内涵,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
元好问说,“我”真正懂了阮籍的狂放不合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一下子“我”体会到自己的境遇。七百年前的他(阮籍)完全懂了“我”元好问的心,是完全可以互通的,“出门一笑大江横”。因为诗解开了心中的郁闷,解开了块垒,一下子释然了。所以我们要去和伟大的自热对话,和永恒的山、永恒的江水、永恒的天地对话。不要让自己太纠结于小事,而要把自己放到大天地里去。
阮籍|中国人不曾变心
文章图片
所以以后的阅读,不管是诗,还是文章,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要努力试着去体会文字后面的那个人,那究竟有什么样的感受,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想法。这样,你就可以发现文字是可以帮助你。祂是船桨,文字是舟与楫,祂在帮我们渡过时光之河。时光是一条河,在中国文化里是这样表达的:“光阴如流”。
阮籍|中国人不曾变心
文章图片
【 阮籍|中国人不曾变心】孔夫子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就是时光,一天天离开我们,一天天弃我而去的光阴,就是这条河,不舍昼夜,祂一刻不停地奔流而去,在舍我而去,这就是生命,就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有生之年。
文字是这样一种奇迹,文学可以完成这种神奇的作用,就像船和船桨一样,帮我们度过时光之河,链接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本文系辛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