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聊白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正文完--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后人脑海里的魏晋士人,多是一副放浪无拘、旷达闲逸的形象。而郭璞则又是这些另类中的别样奇葩,而且是最奇、最怪、最最让人纠结难懂的一个。郭璞为后世谈论,总是同时给人两种纠结心态。一方面即仰望其博学高才,又钦仰其不畏强暴,忧国忧民、最终杀身成仁的壮举。另方面纠结则因其方技高超,风水鼻祖的身份。虽算无遗策,他自己却才高命舛,坎壈一生,乃至最终不幸殒命,这点尤其让人可惜之余投以微讽。对其悲剧,虽然道家释以“兵解”,却难让普罗大众难以认同。一般较为理性,可以广为接受的解释是,这是千百年来术士参政,始终难以破解的诅咒困局。在郭璞之前有京房,之后有刘伯温。他们都不甘认命,面对命运早就预定的轮回辗轧,他们无怖无畏,哪怕不惜性命,一次次冲前,发起一轮轮挑战,妄图打破注定的桎梏,谋求惊天的富贵和无上的荣光。结果还是一次次的翻身落马,喋血满地……西风残照,不远处,早就溜号,躲在角落里的范蠡、张良和姚广孝,在嘿嘿暗笑。兔子们,你们怎不好好看看某家履历。被杀?那不过是我做的一个局。这番话让范蠡、张良和姚广孝老哥仨,瞬间懵逼当场,郭璞这话不假,我们若肯仔细研究《晋书.郭璞传》记载其一生行历,特别是从容赴死的细节,也会对其死持深刻怀疑态度。为啥?因为,他不仅早就知道自己死期,而且他赴死情结极其怪异,完全不象正常情况,下为详述。正史中的郭璞,早就知道自己死期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出身寒族,父郭瑗,做过尚书都令史,大概是不过七品的书吏。郭璞早慧,博学高才,又逢异人郭公,授以天书。《晋书.郭璞传》载: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这本天书还只认郭璞。他家里有个叫赵载的门客,尽管把《青囊》窃取了去,结果还未及看,书自己就烧了起来。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青囊经 (并非青囊中书)郭璞不仅得到的天书神奇,交的朋友也更神奇。通过他们对话,我们可以得知,郭璞早就知道自己死期。证据1-卜珝郭璞的朋友名叫卜珝,字子玉。是个匈奴人,也是个易学高手。水平能有多高,这从下面两人对话就能分辨出来。郭璞说:卜兄高我数倍,却还是不免死于兵灾啊。卜珝却说:“是啊,我死期四十一,只要做了卿将,就会如此。若不出山做官,也会被猛兽戕害。我就这命啊。”他说起来颇为轻松,可顿了顿又说:又说:郭兄,别光说我了,我看你也不得好死啊。郭璞莞尔一笑:“我早已知自己祸在江南,并为此运筹已久,却还没有见能够免除的迹象,即使如此,我去江南,仍旧可以延期去想办法。而要留在此地,不过数月,就会迎来死期。”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匈奴骑兵卜珝悠悠然说:那公务员,你不去干不就免祸了。郭璞说:你还劝我不去做官,那你能不去做卿将吗?说完两人相视大笑。卜珝说:咱倆就都这命啊,虽然帝王龙裔在此,我却再不能侍奉晋室了。你去吧,琅琊王那人能成事,延续晋室的必然是他。走了,走了,再说起来都是悲催啊…..望着卜珝向着龙门山方向归隐去远了,郭璞也开始为了远离家乡的兵祸,开始奔赴江南,那个早就注定的结局。上述记载出于《晋书.艺文志》。证据2-桓彝《晋书.郭璞传》里还记载郭璞有个朋友名叫桓彝,也就桓范的后人,他还有个长子名叫恒温。恒家的故事在魏晋,也是个复仇传奇。哥俩关系平素太好了,每次桓彝来,哪怕郭璞正和老婆在一起,也闯进来不误,郭璞毫不见怪。一天郭璞想起了什么,对他说:“铁子你来,和你说个正事,你每次来我这,那都能闯,可我告诉你,厕所你可不敢去那里找我,否则咱俩都得玩完。”桓彝当时答应的还好,可是好奇害死猫。就如郭德纲相声里说,若不告诉于大爷,灯泡不能含嘴里,于大爷还不尝试呢!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口屯灯泡经常闯卧室的桓彝,估计以为厕所真能上演岛国小电影什么的。一次也不知道真假醉了,直直闯了进去。女演员没看见,只看见郭璞光着身子,披散着头发,口中衔着刀,正在跳舞巫祝。这画面太吓人了,桓彝当时都吓尿了,郭璞也蓦然惊了,片刻才回神。他安抚桓彝说,早告诫你勿来,勿来,可你还是进来。岛国电影真那么大魅力吗,都能不顾命了?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傩戏表演算了,算了,这就是我们俩的命啊,一块去死吧。后来“璞终婴王敦之祸,彝亦死苏峻之难”。证据3-杀我者山宗《晋书.郭璞传》还记载,郭璞在王敦起兵之初,就开始经常自己叨咕:“杀我者山宗,杀我者山宗”。后来果然是个姓崇的人,在王敦面前屡屡构陷郭璞。最终让王敦起了杀心。证据4-嗣祖,嗣祖,焉知非福!郭璞在王敦处作记室参军时,有颍川人陈述,也在王敦处为军掾。很能干,也深受王敦器重。不知怎么死了,郭璞反而哭的异常悲哀,边哭边说:“嗣祖,嗣祖,焉知非福!”他死没多久,王敦就死了,王敦的手下也大多受到了牵连。陈述的早亡,在某种视角来看,确实是某种机缘巧合的福气,无怪乎郭璞如此哭诉。小结上述郭璞自己知命的记载,不见于《明史.刘基传》,也不见于京房。倒是京房的老师焦延寿曾经这样说过弟子:“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三国演义里》里水镜先生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可没见京房、文种和刘伯温相关记载,说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的死期。就凭这点来说,郭璞和他们能一样吗?骂他们损色亏吗?一个早就已经知道自己死期的人,会明知要死,还挺着脖子向上迎吗?若是你,你会吗?你当然不会,可郭璞会!有人也许会说,这是大义凛然,舍生取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如明人张溥就赞郭璞:烈士殉义,虽死可生,乱臣贼子不能杀也。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张溥可这种归类不仅完全忽略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郭璞个人的思想经历,而且很难解释郭璞临死前的屡屡作秀,以及做出种种大违常理奇怪举动。这就非常让人奇怪了,那么郭璞死前,有什么异常矛盾,有违常理的举动呢?被杀前的怪异言行在了解郭璞被杀时奇怪言行前,很有必要先了解下郭璞为何被杀。西晋亡后,为避免北方兵乱,郭璞举家南迁,并先后被宣城太守殷佑和丹阳太守王导“引为参军”。东晋建立以后,曾任著作佐郎。而东晋政权,全赖于豪门大族支持,特别政治基本是由世家大族王导、王敦兄弟为代表的王氏家族所主导。而王敦权倾朝野,又格外跋扈,让晋元帝十分恐慌,想通过逐步削权的办法来加以控制。可这将王敦惹恼,起兵以清君侧名义攻入建康,晋元帝不得已只好妥协,“以敦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王敦可王敦虽还军武昌,遥控朝政,仍有僭越之心,随时准备取代晋室。郭璞入职王敦处记室参军时,大致在王敦第一次进军建康时。而郭璞能被王敦起用,则是因为堂哥王导的推崇。郭璞曾给王导做过参军,还救过王导的性命。郭璞曾算出来王导命里要挨雷劈,建议他到西南方寻得等身高的柏木,让他放在卧床上,到了早就算定的那天,雷计入室,正好就将柏木击碎。直把王导惊吓的面如死灰。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王导虽然有姜子牙为武吉趋避,让其逃过生死劫难的例子。还有桃花女破周公,可那都是传说。这完全出于《晋书》记载,是正宗的趋避运筹案例。理论上,郭璞能替王导趋避,应该也有办法为自己考虑。再说王敦,要准备起事,手下就要要各种能人,远有战国四公子,门客三千,后有唐太宗“十八学士”,曾国藩的“两江幕府”…….没有多样的人才,怎么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形。可王敦也知道郭璞之心倾向晋室,郭璞尤其和温峤、庾亮关系莫逆。这哥俩也正在为王敦烦恼呢,来看看《晋书.郭璞传》记载:王敦之谋逆也,温峤、庾亮使璞筮之,璞对不决。峤、亮复令占己之吉凶,璞曰:“大吉。”峤等退,相谓曰:“璞对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夺敦魄。今吾等与国家共举大事,而璞云大吉,是为举事必有成也。”于是劝帝讨敦。温峤、庾亮是郭璞的好友,早就感觉王敦要谋逆,非常不安。就来要郭璞占卜王敦会否谋反,不知是为啥,郭璞此时突然沉默不语了。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王敦篡位两人无奈,只好再问个人吉凶,郭璞才说大吉。两人退下后,相互说郭璞不能解答是因不敢说,或者是“天夺敦魄”。疑问1、疑惑重重的“天夺敦魄”卜算无双的郭璞,占算王敦反不反,结合前面所讲,若是再联系他的《易洞林》占例水平,应该很容易才对。再说你说他没算出来,可他告知峤、亮自身性命大吉。他在犹豫和顾忌什么呢?顾忌祸从口出吗,要知道他和这二人关系,说不说王敦反,都不影响事情大局。更可疑得是,这二人说郭璞对不了,是因为“天夺敦魄”,更说不过去。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魂魄假想大家都看清了王敦是个乱臣贼子,天夺敦魄不是正好吗?王敦死了,大家都放松了,郭璞还担心什么?疑问2、郭璞对答王敦的爽快,和前截然不同与峤、亮问卜的模糊回答不同的是,当王敦来问谋反事时,郭璞知无不言:敦将举兵,又使璞筮。璞曰:“无成。”敦固疑璞之劝峤、亮,又闻卦凶,乃问璞曰;“卿更筮吾寿几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敦大怒曰:“卿寿几何?”曰:“命尽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诣南冈斩之。当气急败坏的王敦问举兵成败时,郭璞直言“无成”,当又问自己寿数和郭璞死期时,郭璞知无不言。爽快劲简直和之前判若两人。那此时郭璞又为什么这样爽快应答了呢?特别是王敦问到郭璞自己寿数时,郭璞若是贪生,必然不语或者称谎。可是郭璞没有,直接说出了自己死期。对于如此答复,我们只能认为郭璞是甘心一死。那郭璞是出于儒家信条,取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心态才这样吗?绝非如此,这个我们在下面展现。疑问3、奔赴刑场路上,奇怪的频频作秀如果说上面记载奇怪,或许还能解释,则下面郭璞奔赴刑场的记载,用常理就很难解释了:璞临出,谓行刑者欲何之。曰:“南冈头。”璞曰:“必在双柏树下。”既至,果然。复云:“此树应有大鹊巢。”众索之不得。璞更令寻觅,果于枝间得一大鹊巢,密叶蔽之。初,璞中兴初行经越城,间遇一人,呼其姓名,因以袴褶遗之。其人辞不受,璞曰:“但取,后自当知。”其人遂受而去。至是,果此人行刑。时年四十九。推及常理,但凡上刑场之人要么悲恸不已,要么大义凛然。若不是《大话西游》里唐三藏转世,是不会过问刽子手妈妈贵姓,此等无稽问题的。而郭璞则对这些无关事情表现十分关心,他不仅问清了行刑地名,还说“必在双柏树下”,又说“此树应有大鹊巢”,连树上得有个大鸟巢都十分关心,还非得自己亲自找到才算。并且还早就找对了行刑人,赠送了衣物。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鸟窝死到临头了,却去关心树上有无鸟窝,还大秀占卜技术,这不是自求其辱吗?实在是大违常理。只能说要么是精神不正常,要么就是别有用心。郭璞精神之正常毋庸置疑,否则不会算的如此精准。那么他的别有用心,心思又是用在哪里了呢?破解最终谜题要破解郭璞的上述疑问,首先要先了解郭璞这个人的内心精神价值。若是他是个大无畏的儒家道学捍卫者,真如后世张溥所言,则他生前行为应该相互呼应。可郭璞生前的精神世界,是纯儒标准样式吗?不是。不仅不是,他还经常为儒者所嘲笑。这是怎么回事呢?魏晋取士,自曹丕恢复九品中正制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而郭璞因出身寒族,根本没有仕途显达的任何机会。虽然他深获晋元帝赏识,每以国事相问。同时他和朝廷重臣温峤、庾亮关系交好,但这于事无补,都不能改变当时的体制,可以说郭璞要走仕途是注定的困穷死路。而郭璞实际上也很看得开,不仅行为放浪,而且喜欢为士大夫所不齿的占卜之术,写下《葬书》,开创了风水学。《晋书》有这样记载:璞既好卜筮,缙绅多笑之。不仅如此,他还潜心道术,立意神仙之术。郭璞写的系列游仙诗是史上独一份的。不仅后人无所企及,而且《诗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游仙诗写游仙诗的郭璞,其实信仰的是道家的正一教。了解了这些,上述常理不能理解的情形,假若用宗道家精神来解释,一切就会迎刃而解了。首先,通过前面证据,我们已经知道郭璞通早就知晓了自己的劫难。但苦于寻求趋避的机缘。再者,他的撒豆成兵,雷劈柏木解救王导,以及厕所大跳傩戏,其实都表明这些源于道教的方术,郭璞是十分精通的,理论上存在自己寻求解救之方的可能。至于表面上看来,他能通过法术来解救王导,而不能解救自己。只是因为,王导不过想求生延寿;而郭璞想要的,则是要借“兵解”成仙。为什么这样说?证据1、郭璞游仙诗里透露信息《文选》李善曾如此评价过于游仙诗:“璞之制,文多自叙”。是说郭璞的文章,多采自己真实经历。郭璞在游仙诗第十首里说:寻仙万余日。今乃见子乔。振髪睎翠霞。解褐礼绛霄。总辔临少广。盘虬舞云轺。永偕帝乡侣。千齢共逍遥。郭璞49岁被杀,寿数早逾万日,而王子乔是传说中的仙人。至于“见”,则未必为眼见,可能为打坐中的某种神秘感受。这个没有坐禅经历的人,是不会体验到的。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王子乔而这种神秘体验,不仅道家有,佛家也不缺。即使不坐禅的基督信徒,也有刹那时间的神秘体验,请参看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就是儒家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弟子罗洪先,也曾描述过这种禅坐体验:“极静之时,但觉此心本体如长空云气,大海鱼龙,天地古今,打成一片。”正因为罗洪先有了这样的感受,方晓得王守仁所谓“天地鬼神万物与我一体”的真义。在上述意义上来理解郭璞的游仙诗,就会轻松多了。若寻求更多成仙细节,后世的《钟吕传道集》里还列出了成仙的详细仪式:异香散而玉女下降,受天书紫诏即毕,仙冠、仙衣之属具备,节制威仪,前后左右,不可胜记。相迎相引,以返蓬莱 ……这个更可以对应郭璞游仙诗阐述的“振髪睎翠霞。解褐礼绛霄。总辔临少广。盘虬舞云轺。”这是成仙的仪式。郭璞是否遇到仙人无从得知,但从诗歌对应倒是比较符契。2、成仙的实现,依赖严格的操作性成仙要想在现实中实现,按照道家典籍,白日飞升需要尸解。“尸解者,言将登仙,假托为尸以解化也。”尸解的方式按照道家书籍分为多种,有火解、水解、兵解、杖解、剑解。郭璞选择的就是兵解。而兵解对于时间和地点是严格要求的,先看典籍《列仙传》记载:黄帝者,号曰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舄在焉.还有后汉的方术道士谢夷吾“豫剋死日,如期果卒”;又如郭凤“先自知死期,豫令弟子市棺敛具,至其日而终”;再如计子勋“一旦忽言日中当死,主人与之葛衣,服而正寝,至日中果死”。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列仙传看了吗,“自择亡日”等,尸解不是那天都可以的。是有严格时间和地点限定的。再来理解郭璞的种种奇怪言行。温峤、庾亮问王敦反时,郭璞模糊表达,担心“天夺敦魄”,可能就是因为尸解要成功,王敦魂魄不能早失,再者天机不可轻泄。后来王敦自己问时,郭璞直言触怒,很可能是因为时限已到,直接触怒王敦,促成尸解是最佳方案。而在奔赴刑场路上的找大柏树,老鹊窝,则是因为兵解对于地点,也有严格的限定。要真正实现兵解,所谓时间、地点一点都不能出丝毫差错。所以郭璞表现才如此奇怪郭璞兵解后成仙了吗?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中说:“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郭璞知五行、天文之术,后为王敦所杀……璞得兵解之道,今为水仙伯。”而干宝的《搜神记》里也说:殡后三日,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敦闻之,不信,使开棺,无尸。在传说里,郭璞是成仙了。至于真实与否,你说、我说都不算,那得去问仙人,才能回答了。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图:抱朴子若干年后,一个叫江淹的文学家,梦里还梦到一个华彩奇伟的老丈,自称郭璞。和江淹说,我的笔放在你那很久了,该归还了。说完就从江淹怀里取回了一支五彩笔。之后江郎才尽,再无妙文。结论郭璞虽博学多才,著作诗文“中兴第一”,却一生坎壈、屈居下僚,或为参军,或为著作佐郎、尚书郎。死后也才不过追封弘农太守,其悲剧根源在于两晋门阀制度。纵然郭璞占验无双,但卜者的卑微身份,也致使郭璞在缙绅眼中沦为笑话。可郭璞并没有就此沉沦,反而在道家神仙信仰中找到了精神寄托,不仅留下了大量神仙诗,而且也让他的死充满扑朔迷离。至于郭璞是否兵解,或许不值得任何争议。关键是郭璞自己相信了,还亲自实践履行。谁若再有异议,那只好自找仙缘,去一探究竟了。后记:本文写了3天,非常累人。从搜集素材,到设置文章框架,很费脑筋。汗颜自己,实在无法作到日产数篇,只能尽量力求每篇能够好看。不知读者,有何感想,欢迎留言。作者易帆云舒,喜欢点个“在看”哈。转载请注明易馨堂公众号(ID:goodlucky16 )不写看不懂的学究文章,不写怪力乱神的野狐禅。在中西文化比较,现代古典交汇中,不夸张、不做作、不煽情,以同情之心态加以理解命运、世情。这是接地气、高逼格的易学文化媒体。欢迎关注:
玄机|《晋书》中迷雾重重的郭璞被杀事件,其实背后另藏重大玄机
文章图片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