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饮食文化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从三种古人爱吃的美食说起
古代饮食文化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从三种古人爱吃的美食说起
自古以来美食和美色都是最令人让人无法自持的诱惑。很多在历史上特别有名望的人物,也都曾为了这两种乐趣而前仆后继。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曾不吝文字去描绘人间美味。酒、肉、蔬菜、水果在他的诗词中应有尽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由于古代人所拥有的物资比较匮乏,所以他们平时能有果腹之食就已经是万幸。诚然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每天确实都在为三餐而奔波劳碌,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排除他们对美食的渴望。
文章图片
处于古代上层社会的王公贵族和士大夫阶级,几乎每天都要与美食和美色打交道。而且有很多现代人经常食用的佳肴,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摆在了古人的餐桌上。事实上虽然古代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但却从来都没有失去对美食的探索。
笔者认为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农耕文明被确立;从茹毛饮血再到自成体系的美食文化;从“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古代美食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既漫长又不断创新的历史岁月。
文章图片
可以说从西周时期的“鼎食”开始,古代饮食文化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历经几千年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之后,终于形成了独具中国味道的饮食文化体系。
从最开始采摘野果饮用溪水到自制糕点发明饮料,古代饮食文化至此踏入了一个新高度。
古代饮食文化形成与发展
在现代人眼中能称得上美食的食物,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而且还应该有文化内涵。事实上古代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放到现在社会中都可以称得上是养生食品。因为古代人“取法自然”的原生态饮食理念,直到现在依然受到众多人追捧。
文章图片
谈到古代美食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西周时期的“钟鸣鼎食”。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这段话不仅写出了西周时期贵族的豪华宴饮场面,同时也交代了当时社会中的特色美食“古董羹”。
所谓“古董羹”简而言之就是现代社会中的“火锅”,西周时期人们在食用“古董羹”时,会将各种蔬菜、肉类食物投入沸水中,此时就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西周时代的贵族,一人一锅不断向汤中投食的火热场景。
文章图片
作为古代人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董羹”,不仅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美食文化的鼻祖,同时也为后世美食文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如果从原则上来讲真正意义上的饮食文化,其实应该诞生于《周礼·食礼》出现之后。
这种凝聚了古代先贤智慧的饮食之礼,与古代社会天然食材的完美结合,其实才铸就了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饮食文化。
也就是说当文化与饮食融合在一起之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了饮食文化在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
1.古代饮食文化形成及传承
从稻、黍、稷、麦、菽“五谷”出现. ,以及饲养家禽的技术得到改善之后,古代人的餐桌就越来越丰富。也就是说无论主食还是肉食都得到了极大满足,再加上生产力逐渐提升进而个人种菜蔚然成风,古人的日常饮食就迈入了一个更高阶段。
笔者认为促进古代美食向前发展的动力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大家注意。古人从最开始用手抓食到用羹匙吃饭再到筷子诞生,其实,都是饮食文化逐渐向更加成熟和文明迈进的重要标志。
文章图片
如果笼统的讲古代饮食无外乎主食与配菜,再深入一点分析可以发现主食以“五谷”为主。而菜食方面基本上都是野菜或种植蔬菜,肉类食品则有家禽、牲畜、鱼类。当这些古代人餐桌上的食物与文化有机结合之后,独具古代社会魅力的饮食文化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事实上由于古代社会烹饪技艺尚未成熟,所以即使有品相上佳的天然食材,也未必会做出比现代人还好吃的菜品。但大家也应该知道当这些食物与饮食文化融为一体之后,就会酝酿出现代人无法想象的珍馐美味。
文章图片
现在社会中有很多备受人们青睐的菜肴,其实也都是源于古代社会中的美食。比如,大家特别喜欢吃的红烧狮子头、东坡肉等,事实上就都是源于1000多年前的古代社会。虽然当时的烹饪技艺无法与现代社会相提并论,但是却做出了极富古代韵味的美食。
2.古代社会饮食文化发展
从原始社会初期采摘野果并茹毛饮血的饮食现状,再到火种发明之后能不能开始食用烤肉,这个过程其实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生食到熟食的演变,其实就是古代社会饮食文化的发展经历。
文章图片
自夏商时期开始古代饮食文化开始萌芽,到了西周之后饮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们不仅可以吃到烤熟的食物,而且也出现了类似于煎炒烹炸的烹饪技艺。至此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迈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事实上古代社会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实际生产力息息相关。每当农业经济跃上新台阶之后食品制造业也会有新突破。
两岸崛起由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形成了一股崇尚饮食之风的新风潮,这个重要历史阶段其实也是饮食文化,大踏步向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文章图片
古代人最爱吃的美食现代社会依然存在
从先秦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对美食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曾记述了很多有关周王氏的宴饮场面。这不仅为古代饮食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让后人看到了古代社会中的美食。
《诗经·小雅·鹿鸣》中就曾记述了,周代王宫中举行盛大酒宴的场面。这不仅为后世人了解古代饮食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考证之外。同时也充分表达出了西周时期,王公贵族们对美食的渴望与享乐。
文章图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这首一百多字的小诗描绘了人们在野外聚餐时的场景。旷野之外一群小鹿在呦呦鸣叫,人们在原野中食用苹、蒿、芩等野菜。事实上这首诗中所写出的美食,不仅仅是这些令人陶醉的野菜,同时也有很多现代人再也吃不到的珍稀美味。
事实上古代饮食文化也经历过一段,由野蛮到文明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最开始的“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到逐渐发展成为可以根据口味制作美食。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一个飞跃性发展。
文章图片
1.唐诗宋词中描绘的古代美食
相信大家都知道唐宋两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生活在唐代以及宋代的大文学家,不仅用个人智慧创作出了重要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为后人描绘出了当时的饮食文化。
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文明有古今的大词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其实就是美食家。因为在他创作的很多诗词作品中,都可以深深的体会到北宋时期的饮食文化。无论是肉食、青菜还是水果,在他的诗词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文章图片
(1)“荔枝诗”中描绘的古代水果
《惠州一绝·食荔枝》创作于苏轼贬者岭南时期,由于“不得签书公事” 所以他只能背心仪山水和美食。这首名扬千古的“荔枝诗”,不仅写出了荔枝这种水果的香甜味道,同时也描绘出了令人向往的人生境界。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罗浮山下一年四季佛放都是春天,卢橘、杨梅等水果不断开发结果,但是相比较于荔枝来说还是稍有逊色。因为苏如果每天都能吃到三百颗新鲜荔枝,苏轼就愿意永远都做一个岭南人。
文章图片
(2)苏轼对猪肉的喜爱尽在《猪肉颂》
苏轼平时不仅特别喜欢吃水果,而且对肉类识别也特别情有独钟。被后人熟知的《猪肉颂》,就是他被贬黄州时创作的一首饮食诗歌。这首诗不仅描绘出了当时黄州地区,猪肉价格贱如泥土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爱食猪肉的个人口味。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其实描绘出了制作猪肉美食的过程,同时也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猪肉现状。
文章图片
苏轼因为爱吃猪肉所以也发明出了很多与猪肉有关的名菜。“东坡肘子”、“东坡肉”,就是以苏东坡个人喜好烹制的美食,直到现在社会依然可以吃得到这道名菜。肉色红亮、软糯可口、入口即化、肥而不腻,都是东坡肉给后人留下的重要印象。
苏轼还曾为猪肉创作过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这首与《猪肉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歌,不仅充满了趣味性而且,还拥有一种独特的美食文化神韵。
文章图片
(3)“美食家”苏东坡
实际上作为一个北宋时期的美食家,苏轼对美食文化的研究其实非常透彻。只要是世间的美味就都逃不过苏轼的眼睛,“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等,都是由苏轼在贬谪赋闲期间发明的美食。
事实上作为一个喜欢吃肉的人来说,喝肉汤也绝对是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他曾在《次韵子由除日见寄》一诗中,写道“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虽然看起来感情有点凄凉但是羊肉汤却十分美味。
2.古代人最爱吃的“肉食”
无论生活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中的人,几乎都有一种无肉不欢的饮食情结。不管是禽肉还是牲畜肉类只要烹饪得到,都会变成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人来说,他们对吃肉简直更有一种原始的冲动。
(1)红烧“狮子头”
对于特别爱吃肉的人来说“狮子头”绝对是最佳选择,作为一道南方地区的传统菜肴,传说是在隋炀帝下扬州时每经过一个景点,就会命御厨创作出一道菜。而狮子头则是路过狮子山时灵机一动,一道流传千古的名菜就被创作出来了。
“狮子头”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这道历史名菜不仅具有外酥里嫩的特质,同时咬一口也会满嘴流油鲜香四溢。一般情况下狮子头是由六成肥肉和四成瘦肉,外加葱、姜、蒜、鸡蛋制作而成。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特别喜欢吃这道菜。
(3)蒜泥狗肉
现在社会中有很多爱狗人士都在极力反对吃狗肉,但是在古代社会人们的主要肉食就是狗肉。蒜泥狗肉就是当时社会比较受欢迎的一道“硬菜”,
每逢年节或者家中来客人的时候。人们就会去集市上购买狗肉,煮熟之后直接蘸蒜泥吃原汁原味的味道更鲜。
虽然现代社会中狗一般都会被当做宠物,但是依然会有很多狗肉馆开门迎客。作为一种传承的2000多年的饮食习俗,根本不可能从社会中彻底消失。事实上在古代狗肉的吃法还有很多,只不过随着岁月流逝已经被逐渐淡忘。
(4)牛羊肉
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少数民族才能经常吃到牛羊肉,因为在汉族社会不允许杀害耕牛。所以,这种食俗一般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比较流行。但是随着朝代更迭耕牛的数量不会增多,处于古代社会上层阶级的达官贵人,依然可以吃到味道鲜美的熟牛肉。
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经常吃的酱牛肉,就是从古代社会中传承下来的烹饪技艺。由于古代社会的各种调料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在制作牛羊肉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够保持把原汁原味。但是,相比较于牛羊肉来说古人其实更爱吃猪肉。
3.精致糕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逐渐提升烹饪技艺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到唐宋时期人们不仅可以吃到更丰富的食物,而且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制作花样繁多的糕点。藕粉桂花糖糕就当时比较火爆的糕点之一。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冬日掘取老藕,捣汁澄粉,干之,以刀削片,洁白如鹤羽,入食品。先以冷水少许调匀,次以滚水冲入,即凝结如胶,色如红玉可爱,加白糖霜掺食,大能营胃生津”。
这段话不仅记载了糕点的制作方法,而且也写出了具体的使用功效。
事实上在古代社会中的富贵人家,吃糕点其实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桂花糕、绿豆糕、马蹄糕等基本上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零食。但是相对贫苦的家庭只能够,在过年过节时给小孩子买几块解解馋。
结 语
中国饮食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重要特色,很多在古代社会中比较流行的美食,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也依然可以看到他们的踪影。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口味,不仅没有出现断崖式的改变同时还成为了一种固定食俗。
古代虽然没有现代社会发达但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如果没有古代社会的美食文化为现代社会做积淀,要想成就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其实也非常困难。所以笔者认为大家只有多了解一些古代社会的饮食文化,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美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姚伟钧《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的饮食健康观念》
皮朝纲《论“味”——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林永匡《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初探》
【 说起|古代饮食文化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从三种古人爱吃的美食说起】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 饮食文化|你知道吗四大菜系之是粤菜为首!
- 古代人|古代人每日食谱,他们每天吃什么?看过之后不想穿越
- 原因|古代入侵印度都走同一个地方,印度为什么不防御原因只有一个字
- 古代|中国古代穷人都吃什么?看到肉就吐,你可能一天都待不住
- 皇帝|其实古代皇帝吃的还不如你,来看看皇帝的食谱!
- 苹果|古代苹果不叫“苹果”,而是有一个很唯美的名字,日本至今还在用
- 古代|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为何古人动不动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 食用猪肉|古代中国人只吃牛羊肉,为何从明朝开始,突然就爱上了猪肉?
- 百姓|在古代,只要牢牢把控住了它,就控制住了百姓,让百姓不得不服从
- 肉糜|吃不到羊肉叛国,馋一口鲈鱼辞官,何不食肉糜古代食物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