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1》
放假期间,约茶的频率挺高。
朋友同学都回来了,一会一个电话地相邀。
有时候我偷懒不去,就推李麻花去。于是,她去喝了不少茶友带来的那些高大上的好茶。
喝的时候,照例要分汤。
好几次李麻花冲出第一道茶汤,准备分茶时,他们会很激动地说,“放着,别动!”
然后就是一副“你不懂享受”的样子,说“这第一道茶汤要等最后喝的,是还魂汤。”
这个“还魂汤”的说法由来已久,李麻花之前也没太在意,觉得喝茶各凭高兴和习惯吧。
要喝就留下,不留就直接喝掉,没必要纠结。
但是这几天连续被人按压住尝试了这还魂汤,李麻花就忍不住要发挥怼人的本性了。
在又一次被阻止分茶时,李麻花就问,“你们觉得还魂汤好喝?”
有人回她说,“不知道啊,别人都这么喝,我们也尝试尝试!”
李麻花继续问,“为什么要把这第一水流到最后喝?”
“因为后面的茶汤滋味淡了,再回头来喝第一水,醇厚感又回来了。”朋友理所当然地说。
李麻花再追问,“那为什么是第一水,而不是第二水、第三水呢,按理说第三水是精华啊?”
……
终于成功把全场的人都问倒了。
在没有村姑陈在场的这一次,李麻花成功地成为了老大,说出了经常被阻拦着不让说出来的真心话。
她给我发语音说,可以率真说话的感觉,真爽。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2》
还魂汤,在江湖上存在已久。
除了第一道茶汤叫做“还魂汤”外,还有一种“升级版还魂汤”:
把第一水留着,然后从第四水开始,每一水都添些茶汤到第一道茶汤中。
于是,这“升级版的还魂汤”,就变成了杂烩汤。
其实两种还魂汤,形式不同,原理差不多,都是要把前面的茶汤,留到最后来喝。“升级版还魂汤”中的添汤,是觉得后面茶汤淡了,添点第一道茶汤,增加浓度。
这些年来,各种花式喝茶我们是见得多了,很多都是带着作秀成分,工序繁琐,模仿起来困难,看看就算了。
倒是“还魂汤”这种喝法,可能确有其效,因而沉淀了下来,并沿用甚广。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还魂汤的理论很美好,而实际的操作中,在茶桌上,很多时候,喝茶人并没有等到最后就离席了——“还魂汤”被遗忘在茶桌上,无人临幸。
尤其这几天,李麻花不断被人指导着喝还魂汤,真到该喝的时候,一泡茶下来,大家有些疲累,人也到了强弩之末,少了一开始喝茶时的精气神。
就算把把还魂汤倒进他们茶杯里,他们只是礼节性地轻轻抿了一口,象征性地点下头,神情游离。
究竟有没有品出个中滋味来,真不好说。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3》
“还魂汤”存在的道理,一方面,是因为后几冲的茶汤淡了,而彼时大家又想要重温这款茶的真正滋味;另一方面,是因为,还魂汤确实挺好喝的。
要说还魂汤好喝,个中原理其实很简单。
因为温度,会影响茶汤的口感。
还魂汤,到喝的时候,已经是凉透了。
而当茶汤放凉后,汤水中的苦涩感会减弱,温度起到了修饰茶汤缺陷的作用,这还魂汤,自然就变得好喝起来。
虽然凉后的茶汤里,香气同时也会减弱,但是,由于冲第一水时,茶香还未大量浸出,大家并不会太在意放凉后的茶汤还香不香,喝起来顺滑无涩感才是他们追求的心头好。
所以,还魂汤的铁粉们并不会因为香气弱,而减少了对还魂汤的追求。
相反,铁粉们觉得放凉后的第一水茶汤,很醇厚,很有浆感,总之很棒。
这其实是假象,都说了第一水茶质并未大量析出,又怎么可能达到茶汤醇厚的效果呢?很明显,第一水茶汤的厚度并不如第二、第三水。
并且,从“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这句话来看,很明显大家认识普遍一致,第一水茶汤并不浓厚。
所以,还魂汤的醇厚是相对而言的,喝了淡薄的尾水再回头喝第一水,参照物弱了,自然就显示出它的强。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4》
究竟要不要追求”还魂汤“呢?
我的理解是,可以追求,但不要强求。
喝岩茶时,我们本就应该一道一道茶汤循序渐进地喝着,感受它每一水的变化。
甚至在审评一款茶时,还需要强调每泡茶喝过三水后再评判,就是因为它们的前三水是灵活而富有层次感的。
很多时候,村姑陈喝了第二水会推翻第一水时的判断,再喝第三水又推翻了第二水的结论。
毕竟岩茶工艺复杂,性情多变,像是六月的天,一会变个样,让人难以捉摸。
那么,如果把第一冲的茶汤留下来作还魂汤,其实是牺牲了从第一冲茶汤当中获取到有效信息的机会。
对一款茶的判断,便不那么准确了。
就像一个案件,证据链缺少了一环,整个辩护词便不那么完整而坚不可摧了。
另外,还魂汤中的芳香物质会挥发。
还魂汤,是把茶汤放凉后再喝。一泡茶可能会喝上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还魂汤一直裸露在空气中,就算盖上盖子,盖子也是有缝隙的。
于是,还魂汤中的芳香物质就会在这静置的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中,一点一点的挥发、减弱,尤其第一水的微弱茶香,更加经不起这种损耗和折腾。
早早就消失过半了。
此时喝起来,已经不再是沸水刚冲出来时候的那种香气了。
说是面目全非,也不为过。
第三,还魂汤不利于喝茶体验的完整性。
喝茶过程中,美好的体验来自于每一道水累加的感受。
比如第一水过喉,它会在你口腔里留下痕迹。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等到前一冲余味完全褪去再喝下一冲,而是茶汤喝尽之后,便冲下一水了。
如此,整个饮茶的过程中,每一道水的余味,会交织相融,或许会形成巨大能量,像海上日出那样喷薄而出,让人体会到汩汩生津,唇齿留香。
这样的感受,才更加美妙。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5》
另外,岩茶的审评,也是不喝还魂汤的。
到了秋冬季,岩茶各路大赛的烽火,将会此起彼伏地点燃。
每场比赛,都需要用专业的审评工具,专业的审评流程,专业的审评人员,来对参赛岩茶们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评定。
在这个评定的过程中,是不可以留还魂汤的。
是需要一道一道按顺序喝下来,把前三道水完整品完,才能客观地判断一款茶好坏的。
并且,第一冲,便能让专家们发现很多问题:
比如茶叶保存不好,黏附了杂味异味,这些表面物质,更容易落于第一水里,在沸水的激发下,显现出来,让我们马上能发现这一重大缺陷。
比如茶叶返青,由于第一水茶汤芳香物质浸出少,没了浓郁的茶香与茶味的干扰,这返青生成的生涩和青感就显得明目张胆起来,让我们一喝就抓个现形。
比如品鉴老丛水仙,我们更应该从第一水开始感受丛味,第一水的丛味,尤其清晰,后面水仙的品种香——兰花香浸泡出来之后,与丛香混合,反倒让丛味显得不那么单纯、不那么清晰了。
还有好山场的岩茶,第一水会出山场带来的气韵,喝一口让人神清气爽,而放凉后放到最后喝,便会失了这种感受,山场甜韵是否还在因茶而异,却生生遗失了那第一口的美好。
所以,喝茶嘛,按着常理来是没错的,以前人怎么就没啥“还魂茶”的说法,现在人爱折腾,搞神秘,玩花样,背离初衷,失去本色。
茶要是不好啊,再怎么泡也还不了魂!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6》
关于还魂汤究竟要不要喝,村姑陈充分发挥了和稀泥的本性:可以喝,但也要适当留下一小杯。
比如两个人一起喝茶,一公道杯冲出来,正好分三杯,那就一人喝掉一杯,余下那一杯,留作还魂汤。
这样一来,既喝到了第一冲,完整地领略到了一泡岩茶最初和最终的美好,并且还可以留下一点茶汤,等到茶滋味彻底淡去之后,再来回味最初的这份纯真。
岂不妙哉?
薛宝钗和林黛玉只能娶一个,怎么办?
那就娶秦可卿好了,她小字兼美,可不就是身兼宝黛之长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 学术讨论|武夷岩茶还魂汤的学术讨论,专家不喝,茶客必留,这是为什么呢】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