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家有二老年事已高,牙口不好,保姆每天用高压锅炖鸡鸭、猪牛肉给他们吃,他们说每天吃这些东西吃得嘴巴实在没有味道了,想吃点腊肉......
去哪里弄点好的腊肉真是难为了我:城里没有条件熏腊肉,农村那些亲戚基本都去外地打工,没到春节都不会回来,即使回来,他们过完年出了元宵又出去打工去了,根本来不及熏腊肉。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菜市、超市里有卖那种黑乎乎的腊肉,但是担心那肉的来源不可靠,谁知道是不是病死猪或者是母猪肉做的?
【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想到网友焦太狼介绍的那家生意好得不行的腊味饭店,先去吃一下,如果好就买点回来。
开车一个小时才找到那家店,时至中午,生意果真好,我去都没有位置坐(只好叫老板炒两个腊肉菜打包带走),我点了两个肥瘦合适的腊肉分别配冬笋和酸辣椒蒜苗,打包带回来,再用高压锅稍微压一下才拿给两老。
他们吃了,说现在的腊肉没有以前的腊肉的味道了。
一是色泽不好看,白扎扎的,二是没有多少火烟熏过的味道。
我吃了一块,果真这腊肉如果算是腊肉也只能叫做速成腊肉。腌制时间不够,没有被风吹干,更没有充分用灶火熏够.....味道确实不怎样。
但不知为何他生意还这么好,是城里人实在找不到好的腊肉吃了又好这一口,还是城里人就认为腊肉就是这样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村里的人几乎家家每年都养一头猪,开春的时候买回黑毛的土猪小猪仔或“架子猪”,家家都有一个小猪栏,那时没有猪饲料的说法,都是去地里“弄猪菜”。
这猪食儿有时是种给人吃的青菜中那些吃不完或者不要的老叶子,开春时还没有红薯藤的时候用去年晒干的旧红薯藤加点红薯,等到当年的红薯藤出来了就成为猪食的主角(以前自留地里主要种红薯,粮食不够靠吃红薯度日,那时红薯藤我们从来都不吃的。现在城里人却拿来当菜吃了),有时还种点苋菜(给猪吃的苋菜长得跟人一样高,不像城里卖给人吃的很小就掐了),“弄猪草”更多的是地里的苦蒿(中药草)等各种野菜,大约有十多种,大家代代相传,知道哪些野菜可以给猪吃。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弄回来以后稍微清洗一下,然后剁碎叫“宰猪草”,剁好以后还要到灶火上煮熟,有时加点红薯或者自己家打米剩下的米糠或者碎米,这样一桶猪潲就弄好的,提了潲桶到猪栏喂猪,这样家养的猪生活条件其实不好,猪栏很潮湿垫点稻草,很少清理,里面湿漉漉,猪屎猪尿沤在里面,蚊子很多,猪吃的这些东西很素,有时还不一定吃得饱,因此开春买回的猪仔养到老历12月,大多只有100多斤,因为那时候我们都不喂饲料,极少能养出200斤以上的大肥猪....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快过年的时候,杀年猪是每家的一件大事,关乎第二年一年的“油”的来源,杀猪请客还是还邻居和亲戚朋友的人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杀猪后猪头骨用来熬汤,炒几大锅菜,请客人来吃杀猪菜叫“狍汤噶”,猪的各种内脏炒着吃、烫着吃,猪血做成血旺,大肠做香肠.....
一般大块的猪肉肉不去动它,要拿一部分去市场上卖,换点钱用来买盐、布以及煤油等日用品。当然还会留一部分拿来做腊肉,因为开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肉吃的......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农村的腊肉制作非常简单,猪毛都没有刮干净,连皮带肉,带着排骨一大块一起用粗盐腌制,那时都没有酱油和十三香之类的东西,就只有盐。
盐用的比较多,所以腊肉都是很咸的。
稍微晾晒一下以后就挂到烤火炉上方。
煮饭的地方是在地上刨一个坑,将一个生铁打制的三角支架(叫”撑架”)放在上面,底下用各种灌木甚至树叶杂草来煮菜煮饭(这种柴火火力不够大,因此煮饭很费时间,用铁鼎锅煮饭经常要一个小时左右,火候掌握不好经常煮焦或者糊了,挨母亲一顿臭骂(家中的米每年都不够吃,煮焦了这一餐就没得吃了),也有额外收获,就是没有煮焦黑只是焦黄,这就成为上好的锅巴。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热的时候刮不下来,等锅冷了以后,到两餐之间的时候,从鼎锅里刮出来,就是那时最好的零食.....当然这种火力也不适合炒菜,所以在农村没有炒菜的说法,都叫煮菜,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锅里煮熟.....到了过节或者请客的时候,一般不烧这种小树枝树叶的“毛柴”。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而是选大根的杂树劈开的柴。我们那里到冬天就分“禁山”,所谓禁山就是村里约定平时不许进去砍柴,只能到一些没有禁的山砍,这些山基本被砍得光秃秃而禁山里的树可以长很大,一般三年轮到分一座禁山,里面的植物主要是一种山毛榉科、松科,毛茛科、金缕梅科的植物,我们那里最主要的一种树种叫“栗树”,把树干部分劈出来的柴火要等到过年过节或者客人来才烧,平时只能烧那些带叶子灌木和杂草的“毛柴”。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等我上了大学学了植物学的时候,才知道家里烧的柴火居然有二十几种植物,还有好多是香料植物和药用植物,比如所谓的“檵木”、“黄栎木”、“薰衣草”、“艾叶”、“黄花羊蹄甲”等.....我最喜欢的是松树,破开松树,靠近出松脂的地方,那一段的树干被松脂浸润以后,成一种像腊肉的瘦肉一样的肉颜色,带着松香的味道,把它破成小块,可以用来生火的时候点火。
还有一个用处就是春夏时节,用铁丝做一个照鱼的灯笼(那时没有电筒之类的照明工具),燃烧着这种松树的柴火,闻着松香的味道,夜间打着火把灯笼去抓青蛙或剁泥鳅和黄鳝(用一种像梳子一样的鱼刀夜间抓泥鳅黄鳝)......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自家的腊肉用这20多种各种灌木香叶熏几个月,往往从过年前开始烘一直到第二年三、四月才会动用,有时还从插秧吃到早稻收获时节,这时的腊肉把各种植物的香味都吸进去了,外面熏得黑乎乎的,那瘦肉部分变成黑红透亮.....
以前春天没有什么多时令蔬菜,清明种瓜谷雨种豆都还是秧苗,这时的蔬菜主要是去年秋冬泡的酸辣椒或者剁椒,还有晒的萝卜干,笋干等.....再往后一点就有新鲜竹笋和野菌子出来.....腊肉就是配这些素菜炒的,所以在农村腊肉肥的更受欢迎,因为这是缺油的年代。
万州|那些年,咱万州人的醉美的记忆:乡土的味道
文章图片
在这样一个缺少蛋白质和油水的年代,腊肉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味还有油水,而且每次能吃到的腊肉最多两三块(每家的腊肉不多,煮腊肉主要是想那点油水)。
所以总觉得那时的腊肉才好吃,如今城里的腊肉都是速成的,晒干一点搞一点甘蔗皮或柚子皮熏一天,有点火烟味就算腊肉了,还有大家都是油水过剩,从来不缺饥饿感.....
我跟二老一说,他们也认同我说的,说现在嘴巴吃刁了,天天鸡鸭鱼肉,即使有那时那样的腊肉,估计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不过,吃一次腊肉,回忆一下往事,扯出这么多话题,也别有一番滋味......
原创作者:主笔 晓七
配图:互联网
整理编辑:万州微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