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老酒汗
小时候,只知道“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生产的永嘉老酒汗,印象中,它就是永嘉的茅台、楠溪江的五粮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着一对“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的永嘉老酒汗走亲访友,是很体面的事。近几年来,只闻茅台、五粮液,却鲜见永嘉老酒汗。偶尔与朋友喝点酒,会时时想起家乡的好酒---永嘉老酒汗。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邂逅陶瓷博物馆:藏品多酒器

秋分,按气象学说,还没有入秋。那天,从温州开会回上塘,金风微醺,没有前几天那么热,与朋友钱先生聊着秋收过后将有新粮酿酒的事与家乡前辈徐定超的“百斤老酒三两汗”的典故。途经黄田街道千石村104国道旁,发现靠山的一处二层房院的背上整整齐齐的叠着一排排酒酲,排排酒酲上还摆放着几只酒缸,房院的入口大门上有王先生书写的匾额“永嘉春秋陶瓷博物馆”。王先生,我是认识的,是一位本土很有名的书家,也是一位“饮者”。前几天,看到他,挺有精神地走着,略有点酒气,我问他,喝酒了?他说,一点点。再看看,入口大门一侧不大的房子上方,写着“永嘉老酒汗”的招牌,还写着“罗浮塔”的注册商标与联系电话号码。我怂恿钱先生一起下去看看,探探这个春秋陶瓷博物馆与永嘉老酒汗的关系,或许与我小时候知道的永嘉老酒汗有关联。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还未入馆,我们便能闻到酒香。进入大门,几个工人正在把一酲酲白酒装上卡车,二位负责人模样的人在指挥着,旁边放着一酲打破了的白酒,散发着香气。朋友钱先生眼尖,一眼就认出二位负责人模样中的一位,“你是我高中同学。”那位同学认真地看看钱先生,好久,他高兴地叫起来,“是你哟,二十多年冇见面了。”钱先生的同学姓徐,名贤孟,二人是永嘉中学的同班同学。另外一位年轻一些的人叫陈光武,一问之下,原来是我认识的一位教师的老公。有了这二层关系,少了莽撞与不安,进入永嘉春秋陶瓷博物馆寻根永嘉老酒汗的事情就自然多了。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陈光武对装车的工人吩咐一句,他们就带我们去参观永嘉春秋陶瓷博物馆了。在灯光的照射下,一排排的柜子摆满各样各色的陶瓷,600平方的陶瓷博物馆曲径通幽。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据陈光武介绍,陶瓷博物馆收藏自新石器时代至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8000多件陶瓷精品,以本土的瓯窑、越窑居多。我看看阵列的陶瓷,大多是酒器。在闲聊中了解到,陈光武就是春秋陶瓷博物馆理事长、温州瓯粮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光武说,我国古代酿酒业的发展,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酒器应运而生,民间多用陶瓷酒器,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说到酒器,我不禁想起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酒器,书圣王羲之“曲水流觞”,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晋代●青瓷点彩鸡首壶
酿酒业催生陶瓷酒器,看着琳琅满目的酒器陶瓷,有一饱眼福幸福感。陈光武告诉我们,春秋陶瓷博物馆于去年9月份通过民政、文物部门的审核验收,拿到了“民办非企业”博物馆登记证。陈光武还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自己从事开发老酒汗等酒类产品的同时,对古陶瓷酒器发生兴趣。随着藏品越来越丰富,陈光武意识到,自己收藏古陶瓷酒器的爱好,是可以与自己从事的酒业以及家乡发展形成完美融合的。
走出陶瓷博物馆,通过院子,陈光武、徐贤孟把我们带进陶瓷博物馆对面的奇石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我想,这些可能是做为藏品多酒器的陶瓷博物馆的拓展内容而开发的,增加酒文化的历史厚实感,有点“醉翁之意只在酒”的味道。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十几分钟过后,他们要带我们去酒文化博物馆。我们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紧紧地跟着。酒文化博物馆背靠成双龙山,与大门对直,也就是背上整整齐齐叠着一排排酒酲的那处房子,面积不大,100来平方米。但里面陈列着的都是“永嘉老酒汗”,不同的年份酒,有30年--50年的不同年份;不同的酒器盛着,有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陶瓷酒器盛着,有各种各样、高矮不同的玻璃瓶酒器盛着。根据他们介绍,这些“永嘉老酒汗”大部分出自原上世纪50年代“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上世纪90年代的“永嘉酿造厂”、新世纪的永嘉楠江红酒业有限公司,小部分为现在温州瓯粮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探访地下酒窖:满目皆是“老酒汗”

陈光武告诉我们,这里有“四馆一窖一厂”。四馆即陶瓷博物馆,奇石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一窖即酒窖,一厂即酒厂。“四馆一窖一厂”均属温州瓯粮酒业有限公司名下的产业。边说,边带我们往陶瓷博物馆方向折回去,把我们带进藏酒的地下酒窖。他们开了门把电灯点亮,一进去,有点凉。酒窖像迷宫,洞中有洞,洞连洞,折算面积约有1000来平方米,离地面约2米多,也有点潮湿。七绕八绕偌大的地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陶瓷莲缸,密封着。所谓的莲缸,就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缸,因形似尚未盛放的莲花而得名,我们永嘉人喜欢用陶瓷莲缸贮藏酒。
酒窖没有酒香,闻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霉味,我吸了吸鼻子。徐贤孟见状,说,“永嘉老酒汗”讲究的是贮藏,窖藏温度控制在20℃左右,相对环境湿度在80%左右,这样的存储温度与湿度才能保证酒的质量。控制合理的温度能够减少酒在存放过程中的损耗,控制合理的湿度则有利于酒的老熟。我又问,为什么闻不到酒香?陈光武说,这说明我们酒密封得好,能闻到酒香,一是酒已经跑了,二是空气已经进入酒缸,酒已变质。我忽感自己的浅薄。

为了摆脱刚才说的闻不到酒香的困窘,我向徐贤孟请教起老酒汗的古法制作。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在选料上,徐贤孟说,永嘉老酒汗来源于老酒(黄酒)。做老酒首先要制粬,入秋以后,采取辣蓼的嫩枝叶,捣碎与米粉搓成丸子,晒干成为酒粬。又将早稻粳米炊熟,倒入内室竹簟上,长出黄绿色菌丝后晒干,称为黄衣粬。每年冬至后重五前,便可落缸酿酒,采用生长期最长的优质楠溪江晚糯米浸泡炊熟,候凉与酒粬、黄衣粬拌匀落缸,按比率加入山泉水,数月后黄酒酿成。取新酒液,入锡质天锅古法蒸馏煎酒,萃取蒸馏出来的汗汁,就是老酒汗。老酒汗是白酒,但有老酒的味道,与烧酒不是一个味,在永嘉民间,这两种酒虽然加工的工具、流程是一样的,但原材料完全不同,老酒汗是以黄酒为原料,而烧酒是以糟烧为原料,所以烧出来的酒口感完全不一样、价值更不一样。徐贤孟娓娓道来,老酒汗选用的晚糯米,要米粒完整,颗粒饱满,粒状均匀,无霉烂、黄粒,无虫蛀,无杂质。我们楠溪江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日照丰富,使晚糯米成了老酒汗优质原料。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徐贤孟向我们介绍了老酒汗酿制技艺,他说,除了制曲之外,落缸、开耙、压榨和煎酒是也是技术的关键,“老司头”要选择优质粳米进行制曲;落缸酿酒要按照节气时令,要选择冬至后与重五前,还要天气凉爽;开耙即将落缸酒原料搅拌促进发酵,宜在晨间进行;压榨就是将酒糟与黄酒分离,同样需要选择凉爽天气;煎酒不仅要看酒醅发酵状态,还要根据当时的天气环境、黄酒酒精度决定是否采集老酒汗,煎时,黄酒加热温度要达到170度。老酒汗酿制过程中制曲、落缸和煎酒全凭各“老司头”的经验,以人的体温和沸水来作为温度参照,眼看、鼻嗅、嘴尝、齿咬、耳闻、手捏等进行质量把关。老酒汗的酿造技艺由“老司头”亲自物色徒弟,口授身教,代代相传,密不外宣。我知道,所谓的“老司头”,即技术精湛的工匠行业中的掌舵人,一代传一人,其它人以“老司头”为核心,在他指挥下开展工作。我朋友钱先生问,老酒汗如何去除酒中有害物质?徐贤孟说,严格控制煎酒液温,要达到170度,要掐头去尾,还需要使用特制的酒用催陈过滤机,去除酒中的苦味、邪杂味及甲醇、杂醇油、醛类等。
陈光武告诉我们,眼下莲缸里盛着的都是“永嘉老酒汗”,大部分是自己温州瓯粮酒业有限公司厂里生产的,新酒需要窖藏5年以上,才有浓郁醇厚的米香,一定要放在陶制的坛缸里。目前,窖藏的约有600吨左右。陈光武指着最大的莲缸说,这个莲缸里面盛放着1吨酒,已经窖藏了30来年,是“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生产的。我有点好奇,问陈光武,“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与你们有什么关系?陈光武向站在一旁的徐贤孟努努嘴,他是“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第八代“老司头”。
巧遇“老司头”:永嘉老酒汗有故事

徐贤孟是“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第八代“老司头”?我有点喜出望外。我赶紧说,寻个清静的地方好好聊聊。我们来到了公司的办公室,未待他们泡茶,我就拉着这位1966年出生的徐贤孟“老司头”落座,细问起“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与永嘉老酒汗的前世与今生。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好山出好水,好水做好酒,永嘉县内有楠溪江国家级景区,楠溪江水质优良,清甜可口。永嘉雨热同期,适宜糯米种植。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永嘉生产的酒产品品质优良。用“汗”来命名一种酒,这是瓯文化发源地永嘉的特色所在。老酒汗采集老酒煎蒸时所凝结的汗珠状液体而得,所以名为老酒汗。流传千百年的“老酒汗”,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在《至永嘉括苍》中写到:“樽酒如江绿,春愁抵草长。但令闲一日,便以醉干觞。”他还说,“自来福州,诗酒殆废,北归始稍稍复饮,至永嘉括苍无日不醉,诗亦屡作此事,不可不记也。”可见,这位大诗人对老酒汗的推崇与酷爱程度确确实实有点“情深深、意浓浓”。据《温州市志》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温州籍兵部左侍郎黄体芳曾以老酒汗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清监察御史徐定超还乡楠溪枫林省亲,领略到永嘉老酒汗特有风味,遂带此酒返京奉送朝中同僚,深受同僚的赞赏,徐定超自豪地说:百斤老酒三两汗,大舒,大补。意思是说,一百斤老酒(黄酒)仅蒸馏三两老酒汗,很珍贵,能提神滋补。闻听此话,我突然想起小时候老家,在当忙季节,主妇会炒糯米饭给家里上山劳动的男人吃,说糯米可补身体。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1956年,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创办,1958年转为全民所有制,1959年从梧埏迁至上塘镇石介下,兼并枫林、岩头、碧莲、四川等地的小作坊,采用民间技法蒸馏制作老酒汗。期间,注册“括苍山”商标,生产的产品为“括苍山”牌永嘉老酒汗。上世纪七十年代,永嘉其它国营企业都在亏本经营,唯国营永嘉酿造厂因生产永嘉老酒汗有盈利。1998年4月,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改名为永嘉酿造厂。期间,生产的永嘉老酒汗仍深得老百姓的喜爱,独领风骚,1968年和1988年曾二度被评为"最佳温州货",1990年参加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荣获铜质奖,1992年荣获首届浙江省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1986年,徐贤孟高中毕业后,进入当时很风光的国营永嘉酿造厂工作,从学徒开始,兢兢业业,后来被他的师傅看中,接过了“老司头”的衣钵,成为“地方国营永嘉酿造厂”第八代“老司头”。掌管一厂老酒汗制作技术后,徐贤孟进行技术革新,建成以古法为主的机械化生产。2003年,因企业改制,徐贤孟与其母亲出资200万元盘下永嘉酿造厂,改名为“永嘉楠江红酒业有限公司”。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说到这,徐贤孟充满着骄傲,他说,几十年来,我们永嘉老酒汗的产品一直畅销,有时候,供不应求,还需要“开后门”购买。“2009年4月,永嘉楠江红酒业有限公司与浙江楠溪江啤酒厂一起,被中国楠溪江农业集团收购。想不到,因摊子铺得太大与市场竞争激烈,几年之间,中国楠溪江农业集团走到山重水复的地步,只好宣布破产,永嘉楠江红酒业有限公司也没了,连括苍山注册商标也因没有续注被人注册了。”说到这,徐贤孟的声音低沉起来,有一点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徐贤孟说,自己是做酒的,永嘉老酒汗就是自己的命根。离开永嘉老酒汗,就提不起精神来。公司破产后,以技术总监的身份进入温州瓯粮酒业有限公司,想东山再起,发扬光大永嘉老酒汗这个老品牌。坐在一旁的钱先生见状鼓励他,“永嘉老酒汗的根就在你这里,不怕,我们会喝到国营永嘉酿造厂一样味道的永嘉老酒汗。”陈光武插嘴道,2017年,永嘉县人民法院网拍属于原永嘉县楠江红酒业有限公司的老酒汗,由于参与网拍的人多,成交价不断上升,每坛6公斤装的老酒汗,60公斤(10坛)网拍成交价达1.4万元左右。半斤瓶装的括苍山牌老酒汗涨幅更大,35箱(每箱8瓶共2公斤)的两个标的,成交价分别为4.1万元和3.9万元,每斤老酒汗分别达到292.86元和278.57元。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这些瓶装老酒汗成交价一路飚升,主要是我们这些老酒汗品质不错。听陈光武这样一说,徐贤孟起身从柜子里拿出半瓶老酒汗,一定要我尝尝,说贮藏已30来年了。倒出来的老酒汗,米香突出。一尝,清冽醇香、风味独特,口感纯正,且落喉甘爽,有口鼻生香之感,闻闻空杯,还留有香味。徐贤孟说,贮藏了30来年,酒精度仍然有60度。不管窖藏多久,我的老酒汗度数变化不大。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当我问到如何使永嘉老酒汗东山再起时,徐贤孟又有了精神。他说,我把楠江红原班3位技术员都召集过来了,包括我第九代“老司头”,加盟温州瓯粮酒业有限公司,形成技术攻坚;虽然已丢失了括苍山品牌,但我们注册“罗浮塔”与“瓯越”,会在口感、品质上突破瓶颈叫响品牌,小心翼翼、精益求精打造品牌形象;以陶瓷博物馆中所陈列的瓯窑系列酒器藏品为灵感,公司将推出以仿古瓯瓷为容器,开发以楠溪江标志风景为主题的永嘉老酒汗产品系列;深度挖掘永嘉山水文化,结合永嘉老酒汗产业业态,衔接楠溪江文旅新基地,形成永嘉老酒汗新联盟,打造一个集历史人文、学术研究、休闲旅游、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永嘉老酒汗为主题的文创产业园,推动酒业、旅游业、陶瓷业深度融合发展。
【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说到这,他们起身带我们去看看正在停产改造升级的酒厂。酒厂有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一楼是酝酒车间,二楼是压榨和煎酒车间,机械流水线生产,大池代替酒缸,机械过滤代替木棒榨酒,管道运输代替人工挑担。徐贤孟告诉我们,老酒汗流水线生产设备,已经投资450万元。三楼是非遗老酒汗古法生产现场与产品销售中心,供游客参观、体验、观赏、品尝、购物。看看,有点像去年我去过的贵州茅台镇茅台酒游客中心,那里,游客如织,人山人海。


秋陶瓷|百斤老酒,三两汗!永嘉这种酒曾卖到292.86元/斤!
文章图片

不知不觉,时间向晚,该到吃黄昏时候了。我朋友钱先生催我起身,可能怕打搅他们。车子驶出,回眸之处,写着“罗浮塔”牌“永嘉老酒汗”的招牌在太阳的余辉下,熠熠发亮。钱先生说,希望我们日后提着永嘉老酒汗走亲访友,仍然是很体面的事。
永嘉传媒集团特约采访人员 麻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