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王磊怀念母亲做的那一碗手擀面


王磊|王磊怀念母亲做的那一碗手擀面
文章图片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说乡愁是母亲做的那一碗香喷喷的手擀面意犹未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街上面条店机器压的现成面条,窄的、宽的、旗花面、麻食样样都有,家里人少,经常是早出晚归,做饭也只有下班或者休息日,案板也小,做起来也麻烦,图省事大多数时候都是从街上买面条,要么买做好的现成的吃。两年前在微信朋友圈看一个同事擀面条的视频,擀的特别好,一个大案板,反复的推出去拉过来,雪白的一个大圆面团,眼前突然闪现出母亲擀面条的身影。几年前单位旁边的安置村里有一家手擀面店,闲转的时候发现了,店家还是现做现卖,临街的窗户下桌子上摆着一个像农村家里一样的案板。店家卖力的一推一拉撒一点面泼不停地擀,看起来有那么一点意思,还特意站在旁边看了一下,一会擀好了,擀程将面团对齐对折,擀程抽出来,切面刀均匀的切下去,手顺势一提,朝锅里一扔,一会功夫面条就对了,蒜苗朝面上一放,油顺便一泼,将做好的西红柿土豆豆腐臊子朝碗里一浇,很快端上了桌子,吃起来味道还可以,但是就是没有家里的哪一种味道。我的家乡在关中平原,小时候地里常年种植玉米小麦,家家户户主要以面食为主,基本每家厨房都有一个大木案板,下午主食基本上都是花样的面食。擀面主要分韭叶面、二宽、碎面(旗花面)、玉米米面,现在饭店有些也做方饺皮,吃法有油泼面和臊子面。手擀面,通常叫油泼面,关中人也叫燃面。母亲和面、擀面特别卖力,擀的面劲道、清香、爽口,不管多忙揉面总是揉半会,农忙时父亲会唠叨,闲母亲太慢,耽误时间。时光境迁,母亲六十七岁了,手上没有劲了,现在回老家擀面总会是节节面不劲道,但我回了家她仍会做我仍吃干净。擀面,记忆中母亲总会拿一个盆子倒两碗面,给碗里倒一点淡盐水,先不停的搅后揉,揉面揉半会,揉成面团了,醒一会切菜做臊子,切好臊子做好,将面团放在案板中间,拿擀程压平,撒一点面泼,往前一推往后一拉,双手按着慢慢滚动,这样擀好把面展开来,换一个角度再擀,就这样反复不停地擀,再不停地展开,最后,不一会面团就又薄又圆,这时候像折扇子一样均匀对折起来,拿菜刀从中间一切,拿一半均匀从左到右切过去,手顺势往上一提旁边一放,忙的时候切两根蒜苗或者葱,拿铁油勺倒一点油,蒜苗或葱花往进一倒,弄点香椿油一泼就好了。最好笑的是有一年,我家的麦子倒了联合收割机不能收,叫了几个麦客,一连下八锅面,父亲开始擀面了,记忆犹新。闲的时候也会做点臊子,土豆、南瓜、西红柿、鸡蛋做点臊子,相当于岐山臊子面。冬天有时候,会做玉米米面,面擀好后,臊子做好,水烧开玉米糁子下到锅里搅匀后,烧一煎下面条,煮一会倒菜搅匀,煮熟玉米米面就可以吃了。擀面也是技术活,从父母家里回到我的小家,我买了个中型案板,买了面粉,试着自己擀面,和面自己还挺拿手的,擀面半会擀不开,思前虑后,后来才知道可能没有醒面,再一次做终于像样了成功了,盼望有时间在老家做一次,案板大盆大,母亲能赐教一把,学到母亲母亲做的哪一种味道。真的是养儿方知父母恩!有了小家才体会到父母心!可遗憾的是,我还没有好好孝敬母亲,父母已白发苍苍了,最爱吃的是母亲做的那一碗面,愿父母健康长寿,希望我能有机会为父母做一碗面。作者简介:王磊,渭南临渭人。热爱文学爱好阅读,作品散见于各网络平台。